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零合生存策略

書名:零合生存策略
作者:吳毓瑚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01/10/30
ISBN:9570477288
圖:


導讀:
這本書感覺像是寰宇書籍的推銷員…。基於本書有談台指期貨,還是作個記錄。

隨記:
隨手翻閱
P.86 1998年7月台指期上路。→天呀,我現在才知台指期這般年輕。
P.191 股市除了趨以外,簡直就是隨機亂數。→我的第二套系統還真是依這理論做出來的,靈感來自於漫步華爾街。

心得/感想:
他說的書都很經典,大部份我都看過,只有一些有些沒看過,有機會再去挖來看。他的書單:股市作手回憶錄、期貨交易策略、蘇黎士投機定律、短線交易秘訣、交易的藝術、交易冠軍、芝加哥交易風格、股價趨勢技術分析、投資幻象、活著真好。
本書賣點在作者的經歷,從1998年7年到2001年7月的台指期初生期的歷程,但不巧的我對這比較不感興趣,只用瀏灠的方式帶過,剛好圖書館閉館聲音響起!

期貨順勢雙刀流

書名:期貨順勢雙刀流
作者:黃國洲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2/09/01
ISBN:9789574683437
圖:


導讀:
這本書我有買,但在圖書館又看到。基於想對期貨書籍盡可能都作筆記心態下,故再次速讀一回。

隨記:
隨興翻閱
P.30 期貨三大功能:避險、套利、價格發現。而台股規模太小,價格發現是不存在的,也就沒有預測能力。
P.143 加權指數的籌碼結構才是期貨的籌碼結構
P.153 若要在金融經濟操作之下獲利,作者的終極心得就是「別預測」
P.162 期貨的「勢」不在本身的價量關係。
P.162 期貨順勢雙刀流操作手法:先把資金一分為二,分別給兩個不同的時間波指標操作,這也就是建立「長短倉」的意思。這樣一來,長線的獲利可以彌補短線的震盪,而短線的獲利也可以彌補長線不靈活導致的虧損。→跟我系統很類似的概念,同樣的罩門在,盤整時間一拉長,就是長虧的時候。目前我想得到的就是把一口的資金拉高,但損失就是資本報酬率,在2013年就因此輸給同行的,對方說年報酬是40%,我只有30%…
P.178 期貨沒有長線。
P.181 以15分鐘線為短刀,均線基數6、12移動平均線。
P.182 依筆者的判斷,只要設定兩條移動平均線即可,交叉就反手操作。
P.190 以日線為長刀,以5、10日,兩條移動平均線。
P.273 籌碼集中點就是股價崩潰點,籌碼潰散點就是股價起漲點。
P.289 操作二八法則:交叉時先投入20%,在一根K棒完成後第二根時再投入80%,反之趨勢改變,剩下80%資金直接做反向單。→這概念有意思。
P.297 絕對順勢操作
P.297 不應有「多空觀念」,只有「勢」的觀念。
P.298 每筆操作,均須檢討進出原因與時間點。→這點似乎是我沒注意的要事。
P.298 不可連錯,錯則勿憚改。→犯了過錯,就不要害怕去改過。(回家上網查了一下,原本還以為是錯了就不要再改動…嚇!!)
P.298 操作期貨絕對不能「套牢」。→期貨摃捍倍率是20倍,一套就是上斷頭台。

心得/感想:
這本書抱著瀏灠的方式掃過,前半部都是引導新手教學。在P.158處才說出本書的精華,然後又神遊他處,最後才又拉回正題,說出50條教戰守則。
本書作者的系統是由移動平均線操作法改變而來,是一種基礎操作法的演化,難得有人肯說出操盤秘密,光這點本書就有其閱讀的價值。懂的人只需要看五頁,理論很潔淨,但為了製成一本書所需的三百頁,作者還用武林小說方式引導讀者到期貨實戰市場概況。從筆記來看,作者對台指期概念非常清楚,值得交流。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莊家優勢

書名:莊家優勢:贏家的勝算,從算牌到商場上的決斷智慧 The House Advantage:Playing the Odds to Win Big In Business
作者:馬愷文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3/10/30
ISBN:9789865797058
圖:


導讀:
這本為什麼我閱讀價值給高呢?因為作者不只是數學專家,更是個實戰家。純理論的老師無法教導真實世界的問題。就純數學,理論上不會有人拿槍跟你說不許再來賭場這種狀況,但實際上莊家會這麼做,因為對方是人。另外我一直在尋找這種書很久了,但總是只找到陳舊之作讓我失望很久,也因此當品讀此書時特別用心,或許不自覺的犯了沉默效應也說不一定,總之我覺得是本好書。

隨記:
P.10 馬愷文的祕密,就是採取一套規則,然後不斷改進這套規則,並巧妙的加以利用
P.11 我們一生中全有過決定性的時刻,一個讓人猶豫不決走向行動的時刻。這一個決定把我們送上全新的人生道路。→我對這段話產生共鳴,但我想補充他沒說完的話,接受決定後的成功與失敗,絕不後悔。
P.14 我的每一步行動都由數學決定,沒有個人可以選擇的餘地。→如果身為計量學派就別夾雜主觀判斷,因為你賺的是統計的期望值,而非直覺、情緒、感觀的決策。
P.16 以我來說,我可以倚賴的東西,就只有我對數學和統計的信心,我知道他們行得通。→我也是純數信仰者。
P.17 我對統計深信不疑。→想超越凡人的思維嗎?用統計你可以擊敗凡人信仰的沉默上帝。統計後會發現,什麼奇蹟?那是變異數!!
P.21 史托爾認為傅利葉級數也許可以直接用來預測球隊的長期戰績。→可用來分析週期性的函數。
P.27 我們在賭場的優勢,遠大於在交易所交易的優勢,算牌根據的是不變的數學原理,除非21點玩法改變,否則寫不會變。這個論點打破我對賭場的觀點,原來我玩的股市是更沒數學可言的。
P.28 只要我們有足夠的錢撐過變異數,所造成的衝擊,我們輸錢的風險就會微乎其微。→這也是股市最重要的隱藏要件,但很多人並沒關心這致命的事,而把摃捍拉太大,最終會撐不過異變數而倒下。
P.31 統計信仰第一條原則:了解變異數。當我學會輕鬆面對變異數後我擁抱它。→這段話點到我一直想不通的事!!利用變異數!!當變異數發生,你要設計加碼法則,因為變異數發生機率比較低,發生後再發生機率更低,這才是最佳增大摃捍倍數時機!!
P.32 統計信仰第二條:重視長期觀點,並承諾投資於長期成果。
P.33 大部分成功的分析策略只能當你少許優勢,因此保有長遠眼光很重要的,你必須玩很多次,並且很有耐心,才能實現優勢,把它轉換成真正的報酬。→只要商品推銷跟你說絕對暴利,就要閃遠一點,那是絕對謊言。
P.34 google的廣告點擊後的成交率約為1%。
P.36 不斷檢查和測試你的策略。→尤其是金融市場遊戲規則一直在變,策略核心可能不太會改變,但一些操作策略需跟著調整。像2013年波動率明顯縮小,交易量也小,你的摃捍可放大些…類似這種因遊戲規則的改變而調整。
P.37 21點給予我最終的洗禮,讓我對統計這個信仰產生無比的信心。→人為何必須有信仰?因為它能給你信心最重要的來源,而且是從內心深處產生。(信仰不是宗教,但宗教很會利用信仰來騙取人們的臣服)
P.39 最普遍的一項誤解是,你必須很聰明才能算牌。→任何事只要做一萬次,你就是行家,經驗累積超過一定次數後,聰明的比重就會變的微不足道。
P.40 條件機率的定義:某一件事的出現,影響到另一件事出現的機率。例當桌面上出現A,那再出現第二張的機率不是原本的4/52,而連動變成3/52。
P.43 睹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這種看法的定義是:如果在某個隨機過程的反覆獨立試驗中,預期結果發生異常現象,則未來可能會發生相反的情況,將這些異常現象平衡過來。→轉輪盤是一種沒記憶的遊戲(記憶是指會與上一回操作相關的事件),它不像21點是可以用時間打敗的。換句話說轉輪盤每次轉動都是獨立事件,不會因連開10次紅,而讓下次開黑機率從47%跳到90%。
P.49 所有算牌員要做的一件事,當自己贏面大時,就賭大一點,贏面小時就賭小一或抽手。
P.49 算牌並不是魔術而是一種簡單的說明,讓人了解利用過去預知未來的重要性。
P.51 魔球裡說的重點:以統計分析,把獲勝的機率我朝我這方移動一點點,而不是以它來達成完美勝利,因為那不可能做到。→這段話我進股市快十年才領悟的話,如果早一點看到魔球,我應該更早成功,話說回來我還沒看過魔球原著,真該去買一本來細品。
P.52 資料探勘是一個過程,主要分析大量資料,從中尋找具統計重要性和意義的型態。
P.54 有意義的統計需要質化支持。→數據的解讀是統計學中最困難的,你要知道資料的含意,才能正確分析出統計的意義。很多都包含某種條件下的機率,像最近新聞說台灣女性超過男性,表面上你看到的是女生比較多,但隱藏條件是年齡,因女性壽命較長,而非新生女嬰比較多,這個文字上的盲點,在對預測可就天壞之別了。錯誤的肯定執行,比無知的猶豫不決更加危險。
P.56 運用這些統計,一定會提高你的勝率,但統計沒辦法使你結果完美。重點是把過去資料納入決策過程,會讓結果變得更好。
P.61 對算牌員來說,過去的資料,就是唯一重要的東西。知道過去那些牌出現,就勝過「莊家優勢」的關鍵。
P.61 愈早蒐集資料,就愈能做出更好的決定。
P.62 蒐集資料前問自己兩個關鍵問題:我希望得到那些資料以做出更好的決定?以及,我如何從可靠管道取得這些資料?
P.69人類天性裡一個奇怪的特質,我們會自然而然去關注支持自己觀點的資料,而忽視和自己觀點衝突的資料。這也就是為什麼當確認一個理論或假設時,建立一個真正全面、分析的方法非常重要。
P.70 陰謀論家最大的分析瑕疵是,他們把焦點全放在支持某論點和某偏見的事實上。→當發現論點與事實不符時,要快速放下定見重新假設
P.74 對過去的認識有限,比無法把過去納入考量還要糟糕,任何無法囊括全局的歷史都會產生很多問題。→這也是我研發系統最大的盲點,我並沒有所有歷史資料。
P.75 選擇性偏誤(selection bias):第二次世界大戰空軍評估飛機受損部位,而加以強化該部份,但真正問題是飛不回來的並沒統計到是那些部位,那才是皮命點要補強的。
P.76 沒有人告訴我們那些失敗的案例,我們只看到那些成功的人,也就是那些倖存者。
P.76 怎樣才能確定你檢視的是正確資料呢?最簡單的答案,你必須確定你看的是所有資料,而不是資料的一部分。(你想成功就不能只看成功的作品,而連失敗者也要了解,不然只分析到一半的資料)
P.77 避免確認性的偏誤和選擇性的偏誤,最佳經驗法則都是:檢視資料愈多愈好。
P.79 了解因果關系和相關系數的差異。→這點很重要是分析數據的要點。這是相關係數而不是因果關係,就以球員薪水來看,薪水越高的球員表現越好,這句話明顯就看出是相關係數而不是因果關係。因表現好才能獲得好薪水,不是因薪水好而有好球技。當然從結果來看,高薪球員技術普遍是很好。而類似的誤判是非常容易在思考上發生,尤其是未知的領域。
P.83 想用分析獲取勝利,你必須把焦點放在那些過往資料能幫你預測未來的變數上。→像利率變化預測股市走向,有關係,但不是關鍵,且很難估算利率變化,所以利率因子變成不是很棒的勝率因子。
P.84 像科學家那樣思考:將重點放在客觀資料,有意義的結果和實際應用上。
P.85 我們一開始不使用模型,而是使用資料。我們沒有任何預設觀念。→科學家思考不存在預設觀念,而全憑客觀統計結果作觀點。
P.87 好問者只做一時的傻瓜,不問者永遠都是傻瓜。
P.87 除非你懂得問對問題,否則資料無法告訴你任何事情。弄清楚問哪種問題,就擁有正確框架,這是整個調查流程的核心。
P.89 以真正具有創意的方式來觀察數字,行家知道要問什麼問題,以便讓數字解決這些問題。
P.98 這位年輕經理逐一問過身邊所有的業界人士,並且在提出自己一套問題時,建立了一個決策樹。→決策樹的產生才能讓你知道如何向統計問對問題。
P.102 先向數字提問,;而不是對可疑的對象問東問西。→世界上充滿著壞運總是接二連三的情況,這時懷疑對方,不如先從統計資料來驗證,如果在合理的標準差之內就該給予機會,而不是找出氣對象。
P.106 簡單的問題有助於將焦點集中在複雜的數學模型上,而複雜的數學模型有助於解決重要的問題。
P.109 完美的數字與完美的人一樣,可遇不可求。
P.116 沒辦法用統計證明,並不表示結果是負面的。→覺得不該翻成負面而是否定的。現在我看書很在意翻訪者水平,這本書翻的不差整體流暢度佳。
P.120 如果你想用統計學來觀察某件事,但卻找不到它,那並不表示它不存在。→這個是在說熱手感,連續進球的事件。
P.120 人們不懂得「隨機』的真正意義,並尋找根本不存在的順序模式
P.122 提出問題必須有解答,而且這些解答會產生切實可行的心得,也就是說問題必須務實,而繼續糾結在手感論存在與否的問題,並不算務實。
P.127 資料永遠不會完美的。
P.127 公司不應該延後運用分析力來解決資料問題,而是應該繼續運用分析達成進展,同時盡力改善資料品質。
P.128 沒必要追求完美或是什麼大作為,只需要比現在的預測精準一些就行。那會給你帶來足夠的競爭優勢。
P.131 在審慎考慮統計數字沒有說出的事情前不要相信那些數字。
P.131 數字的真正威力,在於簡潔呈現大量資訊的能力。
P.133 與協助你做決策的數字共存是關鍵所在。→能把分析融入你的生活才是成功的關鍵,連吃飯時都不忘工作而感到樂趣,這才是你所熱衷的事,才可能創造別人無法達成的水準。
P.138 數字不應該是寬慰人心的工具,而應該是不訴諸感情,僅供加強決策的工具。它們代表了簡單的觀察所無法發掘的資訊。
P.138 大部分人忽略了「清晰度測試」誤解數字的力量或角色,試圖讓數字說些它們無法說的事情。如果提出問題時不正確或不清楚,數字就會變得惡名昭彰。→這段話在說當初統計設計條件A下所得到的機率,但被拿去條件B運用(文字上類似的件件,但邏輯上是不同條件式),將會造成荒謬的推論結果。
P.150 要讓數字有機會說明「完整故事」才可以用數字來說故事。→這句話為了完美變的很扭曲真理,真理是你要知道數字從何種條件統計而來的,才能正確運用這數字。
P.152 避免偽統計學的四大原則
      一、建立在某種客觀的衡量標準上:統計學只有採用了正確的資料,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統計應該易於理解,或者盡可能地簡單易懂:四分衛評分比是由1~158.3的區間,顯然不像1~100易懂和理解
      三、統計學不應該用來支持謊言:像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政府假造出來的資料,已失去統計學的意義。
      四、真正的統計評估的是有用的事物,而不只是容易的事物:如果你試著要評估的事無法用你的方法來衡量,你就需要改進你的方法,而不是退而求其次,找那些關聯性較低的其他事物進行衡量。
P.153 用數字來講故事或呈現資訊的能力,是在商業上取得莊家優勢的重點。
P.155 一個可以立即強力執行的好計劃,勝過下一個星期能能出爐的完美計劃。
P.155 隨時都要有最壞的打算
P.163 沒理由讓貪念或怒氣支配自己的決定。
P.164 真正成功的算牌員並非只對數學敏銳而已,社會智能也同等重要。
P.170 凱恩斯:市場上非理性的狀態可能會持續很長,甚至直到你破產的時候。
P.171 你一旦公開自己的(商業)祕密,就會被扒個精光。→只要計謀被看透,就一定能發展出策略擊敗它。
P.171 「驚奇」都有助於提防別人知道你在做什麼。→把目的隱藏,把假像公開。
P.173 對算牌者來說,輸光錢是最大的罪過。把錢輸光就意味著自己丟掉了翻本的希望。
P.174 Philip Maymin:我從公司學到的最大教訓是,要注意風險管理。你必須確定你有足夠的資金,經的起最惡劣的情況。
P.175 風險管理的焦點應該集中在最壞的情況。
P.176 不要讓你對某個情況的情緒影響你。→遵守紀律照著規劃執行。
P.177 判斷決定優劣絕不單是看結果這麼容易。不好的結果不一定表示做得不好。同樣的,好的結果也不一定表示決定做得好。
P.178 決定與結果是兩回事。錯誤的決定產出正向報酬那是僥幸,僥幸是指用低於50%的機率所得到的單一勝利。而算牌者認定的真正勝利是在大量交易次數後得到正向報酬的決定才是真正的勝利,我們該追求的是長期的勝率,而非短期的僥幸
P.191 損失趨避是一種認真性偏誤,意指縱然獲利的機率相當,人們仍比較彮易受到潛在損失所影響。換言之,人們不喜歡損失。→這個陷阱也常常困擾我,明知可能會賠錢,我還是得咬緊牙根遵守計劃。因為我追求的是長期正向報酬,而非這一次的僥幸。如果我趨避虧損,就會在某次錯過絕對暴利的異變數,而造成重大損失。
P.193 60%得7分的幾率,永遠優於90%獲得3分的機率。機率是個參數,重點是期望值。
P.193 忽略性偏誤(omission bias)是指,人們往往會選擇不採取行動,以便支持失敗或不良的後果。
P.194 決定不做決定,實際上就等同做了決定。
P.196 所有決定都應獲得平等的考量,不應受任何偏差的影響。做對的決定唯一的方法就是專注於資料。
P.196 嘗試讓自己從股東的身份抽離。假設你未持有股票,你會願意,以現價買進嗎?
P.200 後見之明的偏差,避免的方法,嘗試在做決策前,想像所有可能再做決定。→別只知道某事有可能會發生,而不去作進一步推理發生後的連鎖反應是什麼。
P.202 專注想像成功並通盤了解失敗的成本。
P.231 聰明和行事聰明間的異,第一步是注意態度,千萬別強勢主導。→找人合作,身段放低。
P.235 數學的本質是讓複雜的事變簡單。→我從沒思考到這問題!!人們習慣把數學公式複雜化,反而忘記當初用數學的目的。
P.249 你必須正確運用直覺,有根據的直覺。
P.253 直覺分析並非只是根據幾秒鐘的推斷,而是源自畢生的經驗、觀察和數據資料。→所以我現在不能使用直覺操作,因為累積的經驗不足,也驗證我另一個疑問。我盤中該專注看盤,目的不是進出,而是觀察變化,以在未來經驗累積到一定程度後可轉換成直覺操作。機械操作能賺30%的報酬率,要再拉高就要配合直覺操作把利潤邊際拉到更高的點位上。最糟的是動用槓桿倍數。
P.262 作者對直覺的詮釋:在尚無明確推理過程之下,對真相和事實的理解。→限經驗老道的人。
P.267 賭場總是利用各種招數讓人相信自己會贏錢。
P.280 每頒布一條法規「只要有人被豁免,而且永遠被豁免,可以從事法規套利的人,所能得到的利差將會更大。擁有人脈或是找到法律漏洞的人,一路上都有利可圖,法律和法規只是幫你減少競爭。→對這很有感觸,證所稅對外資的豁免就是一例,有錢人利用(或說官商勾結)此方法,遶個路來坑殺股民,就吃定你無變成假外資。雖然有少數股民也不傻,不跟你玩股票,跑去炒房玩國外股市,但還是坑到不少人,就像我媽…可憐的待宰羔羊還自認能可以坑殺主力,想上演逆勢思維。從我媽的經驗我學到很多。尤其對股市的態度,我絕不認為我可以打敗市場,反而我跟隨市場,我不跟主力對作,反而是同流合污一起坑殺散戶,殘忍嗎?嗯,歡迎來到金錢世界。
P.282 每天練習數小時。→即使是高手天天也在練習,只為了防一時的生疏,造成的失誤。

心得/感想:
這本書一直激發我新的靈感,在原策略上再行改良的奇想,如何把獲利增加的創意聯想,重點在連敗後再加碼,賺的是線性迴歸的中央極限觀點。
之前受到20/80法則的影響,看書看的很急,經過測試幾本後,我放棄那速讀法,因為品書是我的興趣,細閱後的思考才是我最大樂趣和收獲最多之處。問題就在速讀在看專門知識時可行,像Excel、化學公式等,但對要思考的書就不適用,所以我改良的方法,好書細細品,只要認定藏金量低的就速閱即可。
記錄各項資訊是為將來分析使用,在能力所及記錄越詳細越好。
要知道你對這件事有沒有興趣,看你假日在做什麼就知道,如果假日還做這事,還常常做,這就是有興趣,當然為公司加班不算,而是要看放假時在做的事。例:以前我很愛寫程式,我一直認為我就愛寫程式,但放假時我並不喜歡寫程式,這個疑惑到我跳到期貨交易時才釐清,我本質上我並不愛寫程式,那是為維持生計而寫的。如何得知我喜歡期貨操作呢?週日在圖書管看此書還樂在其中,思考並寫一堆注解。
這本書著實可惜,我是錯過二次才買下它,我一直在想為何我沒在第一次就注意到呢?原因在於封面設計的失敗!泛黃的的封面上硬套個紅條夾紙,不倫不類。如果不是很認真掃展示區的每本書,這種書很容易被視覺忽略,但很慶幸最後沒漏買此書。
第一個靈感所提的問題常常沒有立即的解答或者根本不知怎麼生出答案,因為不懂,但由第一個問題丟出去給資深人員,他們會回丟一些經驗和知識,再附帶一個反問,就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後,可得到一個樹狀列的決策樹,有了決策樹就能以此統計出資料,以回答原本最想知道的問題。
雲端世界將會讓統計發揮到極致的工具,資訊不再需要由大母體抽樣,因為雲端存著母體資料,再由雲端運算力,算出數值完全不會有令人最厭惡背離信賴區間的問題。這把統計學最大的盲點解決了。剩下就只有問對問題。合理推測下個世界霸主將取決於掌控雲端資源的多寡。
只要能隨意變動條件的統計資訊都不具有意義,像消費者物價指數,政府為了美化可以暗地刪除上漲的項目或修改公式。這讓原本的科學濫用逐漸變成偽科學。
任何摻入投票或感情因子參數的統計都是偽科學,是劣質的統計資料。
每個統計結果都是由特定條件而產生的,但人類基於惰性,把看似很像的統計拿到他用,而產生荒謬的推論。這是統計運用上的一大陷阱,需特別留意。更甚者是媒體所提出的資料更要找出原始資料來判讀,媒體本質上追求的是收視率,絕非正確性。媒體為何成為如此卑賤的行業跟他們追求的廣告收益最大化脫離不了關係。
這本書粗體字很多在詮釋上並沒抓到作者的意含,不知是作者原本表達上有問題還是翻譯上的問題,像P.162的「想要成功地實施計劃,所需要的不只是數學,還有判斷。」。這句話問題在判斷這個詞,作者的意思是隨機應變的能力,當客觀條件變了,你要懂得改變計劃。
在對你有利時要下重注是定理,但從大形勢看有時要收手,像賭徒大勝,莊家可能會利用手段報復,所以在專業領域獲勝時,更要把視野拉到博觀來審視,不然獲利帶不走一切都是白作工。就像放空股票,別等到下市才想獲利了結。
很好奇馬愷文為何沒有碰到極端變異數?這個問題一直在我的期貨系統模組開發時冒出來疑問,為此我作了三層防禦,第一層是一口的資金保護力比正常多出半倍,第二層優勢加倍,不會因每次重注而引爆破產。第三層用雙系統規避單一系統的極端異變數。但我還是覺得不安全…或許根本就不在在無風險的策略,真希望能跟期貨大師級人物討論這個困擾我許久的問題。
或許我可以從最糟的情況下著手思考,極端值的問題。更或者如果我賠光了要做什麼的計劃…或者在致富後就退出期貨轉作債市當利息收入者!?
你要優於常人,就是在關鍵時做出異於常人的決策,而決策的由來不是意氣用事,而是根據(統計)計算的結果而來。
同樣的數據,優秀的人更能反問數據而得到更優異的推論,像平均值:50%,但目前看有特殊變數,那平均值就要位移,這就是優秀者與眾不同的地方。
本書的作者是位好的實戰家,但並不是很好的作家,讀到P.231時特別有感,作者無法把要義粹鍊成一句話,而拆成三四句分散在一節文章中,是有點可惜。當品書多了,對文字的純化特別有感。一句精萃的話能讓心靈有升華的感覺。
欺敵一直在本書出現,其中還有偽裝成看似羊入虎口的技倆,讓我感受到欺敵是種表象,並不需大費周張的舖陳,簡單的肢體語言,或幾句看僅無心的話,就能達到偽裝的效果。
算牌很機械、很無趣是個陷阱,我常常掉入此陷阱,作者回答了這個疑問(P.237),賺錢有趣還是輸錢有趣?恩,算牌是必經過程,目的是賺錢後的勝利滋味。同時觸發另一個思維,有錢人為何還繼續賺錢,不去享受?因為真正的享受就是賺錢。
21點的機率是不變的,少一張牌其他牌的機率就會增加。在股市似乎沒有機率總和的概念,我該如何把算牌的技巧轉化成在股市上更有效的策略呢?我知道統計是其中一個,但應該還有不錯的概念可以導入才對。
任何遊戲都有規則,懂得規則才可能有機會贏,而更進階的是知道你的對手是誰,才能更細膩的分析對手的習慣作有效攻擊,一切都為了增加勝率,增加期望值。
三大迷思:趨避損失、忽略偏誤、確認偏誤。另外要忍受變異數。
作者最後也收手了,因賭場禁止他玩21點,賭場寧可雙輸也不想賠點錢製造雙贏的局面。至少我了解到職業賭徒最後只能被禁止玩,那這條路就是死路,也就是絕不要去賭場,他們有絕對優勢。
這本書我花了三個假日才看完,個人覺得很值得讀。重點不是學賭博而是由作者這過來人教我對機率更深層的境界,像這種實戰者兼作者的書特顯珍貴。完全是第一人稱的直意,而非經過第三人稱的旁觀臆測。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Paradise of Paper Art

書名:Paradise of Paper Art
作者: Jianing Yuan/ Ed.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 2013/04/01
ISBN:9789881607546
圖:


導讀:
在誠品逛的時候發現的書,封面倒是勾不起我的興趣,但很巧的是在十二月書荒的期間,我盡可能的把展區的書都翻看看,才看到此書。

隨記:
隨興翻閱



可惜我最中意的立體紙雕和書籍雕刻在網路上都找不到圖例...

心得/感想:
這本書不叫書,全是圖。但我被此書震撼到了。原來我喜歡藝術!!!而以前被該死的缺耳神經病搞的我對藝術很反感,反感到覺得藝術是垃圾東西。但此書讓我完全顛覆這個感覺,原來藝術真美,美到讓我視野大開,美到星空、大地經由人的巧手可以轉化成藝術品。
我深深覺得梵谷、莫內等流派是該死的藝術極端份子,是扭曲藝術美感的叛徒。
如果送我,一定馬上拿去賣掉便現,因為對我而言那些作品是毫無意義的垃圾,垃圾能賣個好價格,那才讓人開心讓舒坦(雖然很想燒光缺耳神經病的作品)。

等我有閒錢和空間我再回來買回此書,在這先記得此事,發現這本是我喜愛藝術的啟發之作。

閱讀的技法

書名:閱讀的技法 読書の技法
作者: 佐藤優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3/11/21
ISBN:9789862724835
圖:


導讀:
不知為什麼到了十二月前後總是出現電影荒和書荒,好電影和好書這時都很少出現。今年也不例外,什麼半身人也能當紅,我沒說是哈比人哦。書店也逛了三圈還是覺得沒有好書值得買,這本書放在邊邊角角的地方,我當下看了幾頁有股衝動想買下來。

隨記:
隨興翻閱

心得/感想:
在看了前面熟讀、普速讀(30分鐘)、超速讀(5分鐘)後對作者著實佩服。他點出了讀書的方法和技巧。不是每本書都值得讀的,超速讀是的目的是把不必要讀的書,快速濾掉的方法。因為世上書太多了,而普速讀呢?在已知的知識上汲取更進階的知識,而普速建構於熟讀。熟讀中最花時間的是數學和語言類,這兩類作者好像估計要花100個小時才能完成各學科的基礎知識,需要讀三本或五本基礎書籍,為什麼是不讀一本最厚的基礎書籍呢?他說出很重要的經驗,如果讀只一本,很容易偏否,只要根本知識建構是錯誤的,那根深地固的初學會造成後面很大的影響,不如讀三本建構比較中性的觀念來的務實和最大效益。在熟讀方面他是同一本書讀三次,而我的方法是一本書複習三遍,第一是眼到,第二作筆記,第三是謄入網頁和加入自己的註解,第四是反覆品閱找出是否有打錯字或語意不順的地方。
如何立竿見影的加速閱讀速度呢?一把尺。這點醒了我,妙在大家都忘記這方法了。
最後沒有買的原因是重點就在前面四章,而我也對閱讀有些經驗,所以很快就抓到作者要表達什麼,也就進入普速讀…讀完前四章,後面著實覺得沒價值,就用他說的超速讀翻過,結果我沒有買,因為我取得我想要知道和不足的部分。
看完有一個疑問,他讀那麼多本書,為什麼作者沒成為世界五百大的富豪??這問題很困惑我。在我理解上,知識的最基本價值是能把他轉化成金錢,如果連最基本的轉化都達不到,我並不覺得那是知識。如此推算一個月讀五百本有意義何在?只為追求每月讀書的總數嗎?
讀一本書跟讀十本書看似相差很多,但最終得到多少?
我是很支持作者的超速讀來過濾書本,但我更覺得熟讀的重要。
看到一本好書,要細細品讀。
最重要的是讀完後的思考。


另外也因此書發現,博客來超邪惡的,作者把重點都列在目錄,但博客來裝傻耍陰沒列出完整目錄,太賤了…滿滿的銅臭味,滿滿的統一企業文化氣息。

2013年12月11日 星期三

圖解身體教我的營養法則

書名:圖解身體教我的營養法則
作者:李幸真、江淑靜、林依晴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2/06/29
ISBN:9789866434310
圖:


導讀:
最近迷戀上身體健康的相關知識,因為發現額頭出現細紋了。看來身體正在變老當中,人死是正常的,我也覺得沒什麼,只是死前的狀態我非常關心,一個健康的身體才有好的人生可言。

隨記:
P.21 蔬菜水果富含的維生素C易受熱破壞且溶於水。
P.21 並非所有食物都適合生吃。→肉類煮熟利大於弊,蛋白受熱後比較易人體吸收,並可殺掉微生物與寄生蟲。
P.21 草酸高的也要燙過,才不會影響鈣鐵吸收並形成草酸鈣導致腎結石。
P.21 高麗菜、花椰菜、包心菜等十字花科,含甲狀腺腫素,會影響甲狀腺機能,不能生吃過量。
P.23 痛風者必須降低含大量核酸成分「嘌呤」(purine,又稱普林)食物,肉類、海鮮的攝取以免體內代謝大量的連酸造成排泄不及而沉積在關節與器官中,致使痛風發作。→這點我一直存疑,因為我常吃高purine食物,但也沒發作。痛風我有發作過的經驗,但似乎不與purine存在正相關,感覺與我每週運動量有關。
P.23 近視補充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魯肪酸的魚油,有助視網膜發育。維生素A,B,C,D與葉黃素的水果與綠葉蔬菜,以維持眼睛正常功能。鈣和磷能增強鞏膜的彈性;硒跟鉻能支配眼球肌肉的收縮活動,來源為乳製品、肉類、海鮮。
P.25 自然界存在一百多種元素,人體常見的元素則有二十多種。→終於抓到一個輪廓了,人體是約30種元素調配出來的。
P.26 巨量元素:氧65%、碳18.5%、氫9.5%、氮3.2%和鈣、磷、鉀、硫、鈉、氯、鎂。以上共占人體體重99%以上。微量者鈷、銅、氟、碘、鐵、錳、鉬、硒、鋅。→鈣怎麼不到3%呀!?身體上的骨頭不是鈣做的嗎?身體也有9%的氫是怎麼回事?還有氯…這不會毒死自己?
P.26 有機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P.26 維生素則是維持生命必要的營養物質,但人體無法合成大多數的維生素。
P.26 人體內絕大多數的化學作用都需要靠水完成。
P.36 當人體缺乏養份時,神經系統會接受此訊號,使人飢餓而主動攝取食物。→對於這點我想到的是,有時即使吃飽,還是感到餓。最有可能的是根本沒吃到身體所需要的養份,所以只能靠餓來提醒你,但你還真不知身缺什麼…的資訊不足迷航。
P.39 人體的體溫約為攝氏37度,當體溫處於32.2~35度會感到疲累、呼吸加速等症狀。低於28度可能失去意識。體溫超過40度,體內代謝系統就會出問題,人的意識開始模糊。→看來人體比較不耐熱,只有攝氏3度的空間。
P.44 酶又稱酵素,絕大多數由蛋白質所構成,少數由去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所構成。→這是說只要蛋白質充足就不會缺酶?
P.48 電子傳遞鏈是人體產能效率最高的機制(34個ATP),一個葡萄糖分子在糖解作用中只能產生2個ATP。

P.54 醣類(carbohydrate)又稱碳水化合物,由碳輕和氧等元素所建構而成。
P.54 一般攝入的食物多為大分子醣如雙醣、寡醣,這些醣類人體無法直接吸收利用,必須經消化變成單醣才能讓人體利用。
P.54 經吸收未利用會以肝醣形式存在肌內和肝臟中,待需要再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醣類不足會影響脂肪代謝而堆升酮酸。過多會轉換成三酸甘油酯堆積於脂肪細胞。
P.55 寡醣因人體無法分解,可通到大腸,成為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來源。→前題體內是好菌多才是有益的。
P.57 膳食纖維,在大腸中被微生物發酵,產生短鏈脂肪酸,再被人體吸收,有助於抑制有害細胞滋生。
P.63 酒精代謝的第一步驟是將乙醇代謝成乙酫,最後代謝成乙醯輔酶A,在TCA循路徑中,乙醯輔酶A需要草醯乙酸一起生成檸檬酸進入循環產能。→原來喝酒後產生的能量很高,但需要醣類和草酸乙酸協助,如果不足就會轉傾向進行酮體或脂肪的合成造成脫水,酸中毒或肥胖。
P.66 攝取適量澱粉並不會造成肥胖,反而能幫助(脂肪)代謝。
P.65 精製糖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而導致肥胖,一般建議,每日精製糖的攝取應低於10%的總醣類攝取量。成年男性一天需2千大卡,而醣類建議站六成,為1200大卡(300克,一克醣含四大卡),所以一天精製糖只能30克。700c.c.手搖飲通常是120克果糖,直接超量。
P.73 脂肪每公克可提供9大卡的熱量,醣類則為4大卡。
P.73 由於脂肪輕、單位熱量高,適合身體熱量儲存方式。
P.79 近幾年來研究發現反式脂肪酸攝取量增加會使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並使HDL降低,造成血脂肪異常。反式脂肪耐高溫,常用於油炸食品中。
P.80 Omega-3部分會在體內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與二十二碳六烯酸(DHA)。EPA有助於降低血脂肪含量。DHA幫助腦部與視網膜發展。
P.80 脂肪細胞在成年後就固定了。→難怪胖子復胖機率高,一有機會身體就自動補回固定量…
P.80 「不飽和」脂肪才是健康的選擇
P.82 一般人建議攝取脂肪質不要超過總量的30%,成年人每天要2000大卡熱量。→30%為600大卡,67公克脂質。
P.82 地中海油以橄欖油為主,蛋白質以深海魚為主,其國民發生心血管疾病比其他地區低。→所以專家推測單元不飽和脂肪和HDL對人體比較有益。
P.83 當油開始冒煙時,表示油脂已經開始裂解。
P.88 鮭魚屬深海魚,其油脂含有豐富的Omega-3。→看來我每週魚類要改吃鮭魚了。
P.91 葡萄糖是醣類的基礎單位,胺基酸是建造蛋白質的基本單元。
P.103 黃豆含極大量蛋白質,但豆漿只剩1/10。另黃豆一定要煮熟才有營養不然有害
P.108 即使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大多數的維生素,少數可由人體合成,但合成量亦不足以供應所需。
P.108 依維生素特性可分兩類:水溶性和脂溶性。
P.108 脂溶性維生素不易溶於水中,人體攝取後必須與脂肪結合,才能透過小腸中的乳糜管吸收進入淋巴系統,再進入血液運送至需要的組織器官,最後過量的部份會與膽汁結合乳化為更小的分子,再由糞便排出。
P.108 水溶性停留在體內時間較短,所以很容易缺乏,脂溶性比較久,但發生過量中毒的機會高。
P.109 隨著年紀的增長,人體對維生素的需求也會增加,因消化器官老化。
P.120 自由基是一極度不穩定的單電子分子,為了穩定電性,自由基便去搶奪穩定分子的電子,使自己成為穩定的分子,但卻會因此造成細胞被破壞。
P.122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食用油中,特別是植物油,多元不飽和。例橄欖油,葵花油。
P.127 維生素B1主要功能輔助醣類代謝,使葡萄糖能轉換人體可利用的能量。
P.144 吃越多蛋白質就需要補充更多維生素B6(主要存在堅果類或殼物中)。
P.148 葉酸(B9)影響胎兒的神經管及血球發育孕婦一定要足夠。
P.154 避免食用生蛋白,影響生物素吸收
P.161 維生素C可在單電子分子搶奪細胞中的穩定分子前先與之結合
P.161 透過維生素C便能將維生素E自由基還原,使其恢復原有的抗氧功效
P.162 維生素C與維生素E一起吃,強化抗氧化力。
P.162 人體連呼吸也會產生自由基
P.162 維生素C一般成年人每日攝取100毫克。→是毫克(mg)不是微克(ug),需求很大且很重要的維生素。
P.168 礦物質又稱無機鹽是除了碳氫氧氮之外,構成人體生理架構運作的必要元素。
P.169 礦物質雖是人體必須營養素,但並非攝取愈多愈好,一些微量礦物質,例如鉻鈷銅氟錳硒鋅等對身體有毒,攝取過量會造成中毒。→想到最近的善存廣告鎂鋅銅錳是想毒死人嗎?還是廣告其實裡面根本沒什麼含量,那花錢買安慰劑提升體力嗎?這樣推論唯一合理的解釋善存並沒有良心只想賺錢。
P.173 服用鈣片時應避免同時食用茶等高草酸含量的食物,以免形成草酸鈣,抑制鈣的吸收並導致結石。
P.178 每日吃的鹽含鈉量超高。→這大概是大家超量營養素的榜首吧…
P.178 低鈉鹽則是在食用鹽中添加25%~50%的氯化鉀以取代氯鈉,因鉀與鈉作用反應,有降血壓功能,但對腎臟病患而言,因調節機制不佳,無法排出多餘的鉀,堆積在體內而造成高血鉀症。所以不管那種鹽,建議少量使用為上策。→低鈉鹽根本是文字上的陷阱。
P.180 人體氯不足,會導致毛髮脫落,氯太多會導致呼吸變快,心律不整,血壓下降,股肉收縮不良。
P.196 高磷食物大多是高蛋白質食物。
P.196 卵磷脂(lecithin)又稱蛋黃素,人體組織中以大腦含量最高,因為卵磷脂為構成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的材料。能促進大腦發育,增強記憶,另有乳化脂肪與膽固醇功能,黃豆有不錯的含量494mg/100g。
P.199 人類毛髮皮膚指甲是由蛋白質構成。
P.200 天然食物中攝取的有機硫過量不會造成人體影響,但無機硫則對人體有毒,例二氧化硫防腐劑。
P.201 牛磺酸(taurine)為含硫胺基酸半胱胺酸的重要衍生物,在維持神經的正常運作上扮演重要解色,促進神經生長和提升記憶力,並能維持視網膜的正常功能,降血脂,加強心股收縮。
P.203 維骨力(viartril-s,又稱葡萄胺glucosamine)→搞了半天維骨力是葡萄糖胺的別名,一點也不神奇,該死的廣告,不懂的人還以為是新科技原來只是新名詞換湯不換藥。
P.204 缺鐵症狀:臉色蒼白、容易疲倦,學習時不易專心。→原來我是缺鐵質,大概是天天喝咖啡、茶的關係。
P.205 一般人細胞中若累積過多具有催化能力的自由鐵離子,會將氧化氫轉為自由基使體內氧化過度。
P.206 維生素C可幫助鐵質吸收,草酸會降低鐵質的吸收。
P.207 肉色越深含鐵越高。→難怪我吃牛肉後感覺有精神,吃豬肉感覺能量不足。
P.210 正常成年人每天尿液就含有1微克鉻,因此人體必須透過適當管道補充鉻,其中海鮮含有富豐量。
P.212 人體對日常食物中的鉻、吸收率只有十分之1。
P.233 台灣土質非處於低硒地區,所以只要適當飲食並不缺此礦物質。
P.242 台灣飲水中含量為每公升0.8毫克;其次是茶葉。所以台灣人不缺氟這礦物質。
P.250 嬰兒水含量約80%,老人只剩50%。
P.250 即使水是維生必須,但過量會增加腎負擔。
P.252 人體攝取水分是否充足,可簡單的從尿液顏色判斷,正常是淡黃。過深就是必須補充水分。成年男性建議每日攝取2500c.c.的水。
P.257 電解質(electrolyte)就是指在水溶液中能解離為帶電荷的陽離子(cation)或陰離子(anion)等傳導電流的物質,如鈉離子、鉀離子等。
P.259 大量流汗後,透過皮膚排出的電解質則會大幅增加,此時必須適量地再補充電解質。
P.261 電解質是統稱,已知至少8種。
P.265 消費者若是想買具有特定保健功效的健康食品,要注意包裝上是否有標示衛生署頒予的健康食品許可證,許可證上有許可字號,可上網至衛生署查詢其真偽。
P.266 輔酵素Q10隨年齡逐漸減少而使皮膚老化。→我可以考慮補充這個,讓我不要外表老化過快。
P.268 乳酸菌眾多,目前已知只有ABC三益菌比較適合人體。嗜酸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即稱A菌;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sp.)即稱B菌又稱雙叉桿菌、比菲德氏菌;凱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casei)即C菌。
P.269 市售優酪乳中為求口感加了很多不必要的糖。
P.271 如為攝取茄紅素,吃蕃茄,建議煮熟破壞細胞壁和組織,有助釋放更多茄紅素,另茄紅素是脂溶性。
P.272 薑黃不是我們平常吃的薑絲或薑母,而是咖哩粉來源之一。
P.280 葡萄糖胺(gluscosamine):葡萄糖+胺基酸,是形成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素之一,人體可自然合成,但隨著年紀增加,合成趕不及分解速度。
P.280 65歲以上約有50%人罹患關節炎,但關於葡萄糖胺的療效仍舊爭議不斷。
P.282 葉黃素屬於自然界中600多種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中的一種。
P.282 葉黃素能吸收紫外線和可見光中的藍光(包括太陽光、日光燈、電腦螢幕)雖然一般紫外線被眼角膜或水晶體過濾掉,但藍光會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和黃斑部。
P.282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臨床研究指出、持續15週補充葉黃素可改善視網膜黃斑的含量,並修補已經損傷的視網膜組識。
P.284 山桑子保護眼睛微血管有顯助效果。眼睛中的微血管是最細且密度最高的地方。

心得/感想:
食物煮熟是理想的食用方式,而關鍵是一熱就要起鍋,才不會流失養份,久燉的食物基本上沒養份,只是求口感的享受。
食材不要切太碎與外界接觸面積越大、養份流失越嚴重,像切絲、絞肉都是大破壞。
每次吃麥當勞後總感到能量充沛,總是在想到底牛肉堡真的很營養,還是牛肉裡有額外存在不該存在的物質,像生長激素…!?
營養取得比想像中簡單,新鮮多樣食材,然後以最小化烹煮,趁熱吃掉。外面那些燉很久的都是不健康。讓我想到美味的魯肉飯和牛肉麵都是沒什麼養份的食物。
人體才是地球最強的醫生和藥劑師。為什麼不相信自己的身體而要跑去找外面的醫生拿藥呢?西藥學是近幾百年的科技,而身體是50億演化而成的終極體,他具備了最完整的自癒能力,但常人會問為什麼還生病?我的推論很單純,因為營養不足和環境太髒。其實身體早就跟你反應了(虛弱感),但你沒重視才會生病,所以大部分的病其實只要吃的好。另重點是要天天都吃的好,這是大部份人沒想到的陷阱,一個星期只有一餐是好的,其他天都吃垃圾食物,身體怎麼可能會好,心理不舒服絕大部分是身理不健康所造成的,一切的病源來自營養不足。醫生的話可以聽,但藥不要亂吃,尤其是沒病吃藥根本是短命的行為。
發現大部份維生素只要吃的不要太差基本上都足夠在平常食物中補足,只有少數幾樣因個人飲食習慣和工作特性而造成缺乏,像我很少用到植物性食用油,而導致缺少維生素E的可能。
紫菜含鈉量2132mg/100克。看來我有重超量,紫菜別放太多,也不該加鹽調味。
當知識越充足越體會到人們在電視上吸收的資訊是多麼缺乏養份,尤其是廣告,更是毒中之毒。缺乏養份就算了,只鼓吹有益的部分,結果對不利的部分完全隱藏。從不說另一半不利的真相,像身體喜歡天然食物而非這些藥丸,但廣告絕對不會告你,反而還說他們是天然的(加工這字眼抵死不敢說出來)。總之只要記得好東西不需要廣告,只有爛東西的才需要廣告。
食補對身體好,但通常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所以別想吃一次有營養,身體就會從虛弱變成強壯。由黃斑部生成15週來看,少說食補要連續三個月才能算有補充到一輪及格的水準,大概人體一次完整代謝要一段時日,絕非一、二天。
維生素大部份都不會缺乏,像脂溶性的可儲存在身體比較久,B群類在平常肉類也很足,維生素C只要有吃水果就有,礦物質只要吃海鮮和紫菜大致補充得到。外再吃些堅果、花生再喝豆漿,大致上就很健康了,當然依自己的工作特性額外補充食物才能足夠抵消耗損,像我這個電腦每天使用18個小時的,明顯感受到眼力耗損巨大,一般食物補充是不足夠的,再加上年紀對吸收率的明顯下滑,所以真的要補充相關的營養劑才能平衡供需,這本書是第一本營養相關書,所以記錄了很多文字,也點燃我對人體知識的興趣,嗯…再外找幾本營養學的書來看,非常值得學習的知識。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

書名: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The Lessons OF HISTORY
作者:Will Durant、Ariel Durant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1/03/29
ISBN:9789866526855
圖:


導讀:
圖書館不經意看到的,信手一翻覺得書中充滿了知識能量,就當場讀完了,還作筆記。

隨記:
P.26 我們得到「歷史是片面」的認知,並暫且安於目前的臆測。→歷史記載是人寫的,多少會有偏見,解讀的人多少會含有個人推測的意念,扭曲了歷史,而能剩下多少正確的原貌,值得商確。
P.48 理想上生育應該是健康者的特權而不是性衝動的產物。→實際上越窮的人生越多。
P.64 南方創造文明,北方征服、摧毀他們,也借取他們的文化,並加以傳播。這就是歷史的概要。
P.66 化解敵意,唯有廣博教育。→通常都因語言無法交流而推升敵意至戰爭。
P.73 歷史提供了再清楚不過的證明:叛變者在成功之後,卻仍採取他們先前所譴責勢力的行事風格。
P.74 英雄的崛起多半是時勢所趨,將他們平常無用武之地的能力加倍放大,讓他們儼然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P.76 抗拒改變的保守和提倡改變的激進者一樣重要。→習俗有其存在的價值,不然人民早就丟棄此習慣。如果改改不找到核心存在價值,是不會改革成功的。
P.88 被記錄的歷史總有違生活經驗。通常被記錄的都是特殊事件,而後人把特殊事件解讀成,當時代人都做這種事。
P.95 天生的不平等讓許多人一生窮困潦倒,某種超自然的希望是唯一可以幫助他們不陷入絕望的方式。→我一直找不到貼切宗教狂熱者的詮釋,原來那個字叫--絕望。
P.101 科學是解放人類的新宗教。→看來我走在時代的前面,神會消失是遲早的事。
P.106 歷史的啟示之一是宗教像九命貓常常復活。只要戰爭摧毀文明,宗教就會興起,知識的空缺必須會讓無知填滿其中。
P.109 只要貧窮存在一天,上帝就存在一天。→這句話深深撼動我心,去宗教世界唯一方法,去貧窮,但細想真有難度。
P.117 能夠管理人的人,只能管理可以管理的東西,但能管理錢的人,可以管理所有一切。
P.122 財富集中於少數人,是不可避免的。→然後再發生重新分配的歷史事件。
P.146 政府的複雜度之高,任何想用一己之智慧去掌控的人都會被擊倒。
P.150 民主政治,導致貧富的嚴重對立。→不能說壞,非民主也只是主僕對立,並沒有比較好。
P.158 民主政治是所有政體中最困難的制度,因為它需要廣泛而普及的知識,而我們一般人擁有的權利時,往往忘了我們應該擁有智慧,我們的教育普及了,但智慧卻永遠被大多數愚蠢的人所阻礙不前。
P.160 真正的民主,是人人都有受教權。

心得/感想:
當知道的越多,我發現越來越走向離經叛道的思維。知識讓我成長也讓我孤獨,但我樂在其中。

中國無法偉大的50個理由

書名:中國無法偉大的50個理由 Fault Lines on the Face of China:50 Reasons Why China May Never Be Great
作者:David Marriott、Karl Lacroix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09/07/07
ISBN:9789866723230
圖:


導讀:
好奇到底是那50個理由…

隨記:
1.打壓少數民族
看到文中打壓西藏、新彊、蒙古人,是蠻有所感,台灣目前處境也類似,用漢人來定義這些打壓者有點模糊,不能說所有漢人,應指的是那群民族主義狂熱的漢人,他們總認為世界以中國為中心的思維,這類人沒 什麼能力,只能藉由搧動漢人人民的種族情來偷取權力,很巧的目前中國民智未達辨別的水準,讓這種短視的人得以為所欲為,從旁觀者來看總為中國感到惋惜。前車之鑑,台灣如果被解放,我最好有心理準備,絕不會被善待的。
5.中國沒有柯林頓
看到這才驚覺大中國思想是如何充斥大陸人心中這些全在教育中灌注的思想改造,難怪碰到為數不少的中國怪人,原來是照本宣科的愚民,但我也懷疑這本書是否有些過時了,因大陸網路已開始發揮資訊交流的作用,對年輕一代,在思想上應進化不少。
6.淨化新聞;封鎖消息
看到這點我還真體會到中國難成氣候的感覺了,如果連資訊都不正確,那任誰來領導都會出問題。更何況是人民,在資訊錯誤下如何走正確的路呢?這就是盲者過斷橋睹很大。這類封鎖最直接害到人民的就是食安問題,人民得不到資訊,讓自家兒童一直吃有毒還當是高級營養品。
7.仿冒王國
看了案例真讓人觸目驚心,中國仿冒品不止精品,任何食衣住行育樂都仿的很光明很自然,而用的有害物質只為賺一塊二毛五而毒死你全家,還覺得心安理得。尤其要留意中國來的藥品,國家樂監局局長貪污嚴重被判死刑,代表裡面徹底腐類,絕不要使用中國製藥。
8.無神論
我倒覺得這是對的論點(無神論),或許這是中國會強的不可預測的因子,什麼神?殺了祢看能神到那去。
12.誰來打破規則
大陸經過文革對很多對的事都不敢站出來維護,只敢躲在人群後面鬼吼鬼叫,反映著「人多就安全」的心態,這點蠻糟的,也恰恰反應大中國心態,站在人群深處,來欺負弱小的行為,但願不是民族本性,而是短暫的文化失落。
13.破壞文化遺產
這點西方人總覺得破銅爛鐵都要保留,我覺得西方人不了解13億人口的地狹問題,這點要例入中國無法偉大的理由太牽強了。
18.謝罪之戰
中國人仇日總讓人費解,中共在文革害死的人總數遠超過二次大戰日本屠殺南京30萬的200倍,七千萬人。對此真的很難用理智去分析這事。
24.海龜歸不歸
看來出過國留學的中國人思想會變的,代表只要體驗過民主就根本回不去了。中國的核心問題是知識水平還不到民主的基本要件,關於這點蠻讓人好奇,大陸要花幾年才能完成…現代化必須要有一定的民主,不然貪腐無法有效的壓制。雖說完全民主不一定是好事(畢竟連美國都無法因民主而完美),但沒有一定份量的民主國家難以強盛,民主是劃時代的改變,讓人力得到更進一步的發揮,古代可以靠奴隸變世界強國,而現今是無效的,這就是人主動(民主),與被動(奴役)的根本差異。
25.破壞自然環境
這篇真的很驚悚,中國人自己在毒死自己,各種水污染、空氣污染,這些代價遲早會反應在國民健康和生產力的。看來中國來的東西少吃為妙,太毒了。
26.民工血淚
中國人何苦為難中國人,如果這是常態,那中國太奇怪了,他們很看不起民工。只要國家出現明顯的次級公民,這國家就是一盤散沙。
30.文盲
看了書中說有四成人民不會說普通話,和一成的文盲,總覺得會不會太誇張了,四成無法與全國溝通。
31.台灣;民主樂丸
難得從第三方看中國與台灣的觀點,在外國人台灣只有兩個特色,讓他們印象深刻:一是民主(中國唯一的民主世界)。二是電子代工業。作者列了七種可能發展,其中最理想的是中共自行民主化,台灣就會自動擁抱中國,但不切實際,因為香港民主正在倒退的前車之鑑和中共把最精良的解放軍佈署在台海彼岸,唯一比較好的是日本可能先惹毛中共。
36.國界紛爭
作者說台灣不算鄰國,因為隨時都可能發生台海戰爭,看來我們真的太輕視開戰的可能性了…,中國要立威台灣還真是絕佳首選,又小又民主。

心得/感想:
本書重複項目太多了,簡單說就是教育、健康、政治,這三項的嚴重缺失,其中政治嚴重暇疵,讓整個中國強不起來。
或許國家是個很不可思議的合體,他本體要滅亡其實要有很強的崩壞才可能發生,回顧中華五千年,改朝換代看似很頻繁,但從今日來看要改朝換代還真不容易。國家要衰敗到非常慘烈的程度才可能出現。看看今日的中國貪污嚴重,但國家依然穩固,還有問鼎世界第一強權的潛力,這些又該如何評斷呢?不能用台灣經驗看大陸,地大人眾的國家比想像中的耐打頑強。從此書得到的啟示,如果台海開戰,我最好的決策是上戰場,寧願戰死,也好過被占領後的統治,一定不會好過,尤其是我這種自由、平等過慣的人。中國式的傲慢別想改變他什麼,除非他先改變,但如果改變就不會有統戰的發生,哈,真是微妙的交互因子。

不失算的大腦除錯術

書名:不失算的大腦除錯術:50個馬上改掉偏見、粗心、衝動情緒的自助思考法 What Makes Your Brain Happy and Why You Should Do the Opposite
作者:David DiSalvo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3/04/16
ISBN:9789866316753
圖:


導讀:
這本書大概是衝動下買的書,前面寫的不錯,所以翻一翻覺得值得購買。但中間看的很累,原因到最後面才發現原因,重點在最後面一章…但讀到那裡時我也精疲力盡,可見編排不適合讀者的喜好,問題接答案會是讀者所喜好的,本書是每章一個問題,憋了滿肚子的問題,最後一次給你答案,大腦受不了…

隨記:
P.28 在許多情況下,大腦傾向某種錯誤狀況,極力避免損失、降低風險與避免傷害。→可以說是直覺反射動作,功用是第一時間保全自身安全的本能,但當今取而代之的不是野獸的攻擊,而是人類,對方會思考,直覺反而成為陷阱。
P.36 我們選擇固執的原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
P.36 不確定性的狀態會讓大腦感到不舒服,不確定性越大不舒服的程度越高
P.37 當我們對某項決定或信念感覺對了,不管是大是小,大腦都會感到快樂。→不過感覺對與做對並非等號。
P.40 要影響大腦忽略周遭大部分的細節其實很簡單。只要規律的節奏,然後一個小部份不規律,大腦依舊專注在某處而忽略了其他變動。→小心選擇性的注意力,最常發生在有時限性的時候,或暗示性要項。
P.57 確認偏差,也是難以克服的力量,因為大家都希望大腦浮現的訊息可以證明自己是對的。
P.64 大腦不喜歡處在戒備狀態,它喜歡穩定的感覺。思考新訊息帶來的模糊性對大腦而言就是種威脅。→通常大腦傾向忽視他或選擇不去想,將威脅阻隔在外。
P.65 大腦想要的東西只有一樣:穩定性與一致性。→而這是無法變強的原因。
P.66 我們傾向一開始就認為這個世界必定存在看不見的規劃、力量或物質。這種思考方式不可避免。或許也是人性的表現,也與人性息息相關。→找到問題是處理問題的第一步,人類一開始直覺相信不存在的東西存在。為了證明就是不存的東西就是不存在,只要善用統計,將會發現證據,而且會因事件量越多,越能強化你所證明的。
P.67 當危險逼近時,不管是有形還是無形,大腦都會警鈴大作,建立防衛機制。但我們必須知道,何時該忽視大腦傳來的警鈴聲然後無論如何都要選擇另一條可能比較難走的路。
P.68 如果能避開大腦喜好、誘惑的人,這種人必須關上心門以保持穩定性,通常在面對不同挑戰時,比較能採取冒險作法來解決問題。
P.74 將經驗、符號、影像與概念強迫「連結」的作法,是來自大腦的重要功能;大腦扮演的角色,就是賦予週遭事物意義。
P.74 當事情發生時,大腦會自動無中生有為發生的事貼上標籤,而我們似乎也無法阻止大腦一再做出同樣的行為。
P.85 在大部份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只要自己盡力就可以避免悲劇發生,其實這完全是一種錯覺。
P.89 每當我們為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做出承諾時,往往會低估承諾的力量與壓力。
P.91 推銷員必須想辦法讓你當天就做決定
P.92 人往往非常容易在當下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承諾,導致後果可能比當下直接拒絕還糟糕。
P.114 只要暴露在某種環境夠長的時間,任何人的大腦有可能對某物或某行為上癮,一旦對某樣東西上癮了,要對其他事物上癮就更加容易。→像只要沾上煙,接著酒、色就會自然跟著上癮,大概是要表述這種現像。
P.160 我們藉由像道德自我規範之類的機制來取得心中平衡,好讓自己活的更自在。→平衡做錯事罪惡感是做一些善事足以撫平心中的不平衡感,難怪很多人會做善事,其背後的動機不單純,尤其是超乎常理的善事。
P.165 想要的力量大過得到的滿足。→讓我想到兩個男人在追求一位女性最後勝利者,付出遠大於得到,滿身負債。
P.166 一旦東西到手,完成整個習慣的循環過程後,最初滿心期待及喜悅心情就不復存在。
P.169 當你真的想要某個東西卻得不到時,你只會變得更想得到。
P.171 後悔的情緒雖然有缺點,卻是學習適應的重要工具。沒有悔的情緒,人類就會缺乏生存所需要的學習、改變及改進的能力。大腦會不斷重複思考過去的決策,因而從錯誤中學習,正是快樂大腦所以感到快樂的原因。→原來我一直阻止回憶過往不愉快的經驗是個錯誤的決定。這些經驗其實是難得的經歷,該嘗試從中萃取對未來判斷有用的資訊,才是上策。
P.240 我們記憶出錯的機率與不出錯的機率不相上下。
P.244 大腦樂於重建記憶,記憶不但不穩固還很容易改變。
P.245 記憶並非存放於大腦特定區域,而是散布在大腦的多重區域中。→這點解答為何人腦記圖居然快過電腦,人腦強在多區同時存取,電腦同一時間只能存取一個點,雖然讀的很快,但還不夠超越大腦的同步多重聯結。
P.250 影片對塑造與修改記憶的力量之強大,還只對他人如此對自己也是一樣。
P.250 一旦我們信任特定訊息來源後就鮮少會仔細檢視該訊息來源的正確性。
P.275 如果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放慢腳步,仔細思考後再採取行動,許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就一般來說,下決定前可用的思考時間,比你想像的多而且充足。
P.281 事情一旦開頭,就會想辦法完成。→這點值得利用,大腦不穩定的事物都令他不舒服,進而驅動你完成事情,只要你用一點點力啟動事情的開端即會自動運作起來。
P.290 人類大腦傾向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把週遭的片段訊息加以連結找出規則性。→ 尤其是巧合,更讓大腦為之瘋狂,迷信的由來,就是大腦自作聰明。
P.292 讓記憶不出錯的方法,檢核表。
P.294 重複是說服力的源頭。→根本就是催眠力,真的要留意他人運用此技巧,也要自己善用這種力量。
P.300 一生中有百分之二的機率遇到爛人。一種利用人性來欺「榨」你的人。
P.303 別小看文字引導你情緒的能力。
P.305 如果你不得不一心多用,那至少試著別同時做兩件極需高度注意力的事。→像開車與玩手機是致命的(主配主找死)。開車配聽音樂是尚可的(主配副可行)。
P.310 我們並沒有任何完美的模仿對象可以觀察與比較,即便如此,我們還是不斷地拿自己與想像中的完美理想作比較。→學會與不完美共處。


心得/感想:
確認偏差看來影響力遠大於我所想像,我推測過不久人們就不相信神這種騙術,但根深地固的概念,即使證明不存在,人們還是會找可笑的證據讓它存在,或許大部份的人活的很痛苦,而神是他們需要的精神毒品,如果拔掉,這些人會崩潰…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人類知識文盲如此的普遍呢?大家都普遍大學畢業,但所知道的卻與古代平民差不多水準,我猜是他們錯把技術當知識,也就是說每個人只懂特定狹小的知識,但誤認此知識就是所有當今的知識,這種以偏概全的想法反而是更危險的,這就是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
讓人追求進步的動力有二種:成就感與興趣,學校成績好的通常屬於成就感追求者,但學校教育體制幾乎損害另一群人類的成長,那類以有趣為導向的人。
別用自制力去抵擋誘惑,而是利用別的事來分散注意力。
對於情緒真的很難駕後,如同在看此書上所說的盲點,當下在面對問題時真的想不到自己身陷其中,這就是真實世界,荒腔走板的結果總是在理性下所建構出來的。
本書精華在第六部,前面只有幾回很精彩中間部份不知是翻訪差還是內容爛,這讓人沒有品書的快感。
這本書不到佳作的程度,但也有一些值得讀取的地方。

失落的致富經典

書名:失落的致富經典 The Science of Getting Rich
作者:Wallace D. Wattles
譯者:許耀仁、王莉莉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08/01/25
ISBN:9789861751009
圖:


導讀:
這本書是在國圖找到的,書已被翻爛了,但根據經驗這種書有內容,才會一直被人反覆翻閱,所以就抓下來帶回家看看有沒有什麼好內容

隨記:
P.55 大部分人寧可去做勞務工作,也不願意做長時間的深入思考。→因這句讓我想記錄此書,致富的關鍵不是把勞動力拉到極限,而是把精力放在思考。
P.55思考是世界上最困難的活動,尤其是當真相與表相全然相反時,就更為困難。
P.65 你必須擺脫競爭的思維。你要做的是創造,而不是與他人爭奪已存在的一切。
P.69 不可以有一絲認為「供給有限」的想法存在。→錢一點也不是稀有,只是目前你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取得錢而已。
P.78 如果你能完全相信自己對於擁有財富的渴望,就是那至高無上的智慧體想要更完全地展現自我的渴望,那麼你就會擁有不可動搖的信心。→ 關鍵是引導出自信心,這個是加倍的能量,跟智商相差±30不同。
P.80 你不必擔心要得太多,你的責任就是專注於你的渴望,然後告訴神你要什麼。→用現在語言說,告訴大腦你想要的,他會想辦法滿足你的願望,潛意識擁有這種類磁性的能力,把想要的吸引或被拉過去的特性,或者說大腦有意無意的融合新想法,創造一連串可能達成目標的靈感。
P.87 如果不懂得感謝,你將無法拋開對於事情現狀的不滿想法。→這句也是錯誤的,感謝與現狀不滿的想法是兩回事。不滿有時是動力,想去改變現狀。看來我越讀越反感此書了…
P.95 當你真的想要致富時,那渴望所產生的力量就會強大到足以導正你的思想,讓你的思想方向永遠與你的目的一致。→這是蠻有感觸的一句話,嘴上想與心底想是兩回事,只有真想才能產生真正的動力能量。
P.128 心裡想著未來的事,就無法專心做好眼前的事。因此,請將所有心思意念都集中在目前的行動上。
P.157 一個人會失敗,是因為用沒有效率的方法做的事情太多,用有效率的方法做的事情太少。→太引起我的共鳴了!!用對的方法其實感覺就是沒用力,就像單指把地球頂起來的感覺。用錯方法,天天加班到見太陽,還是處理不完,那種看不到終點的感覺。
P.147 每當你心裡浮現想去做某一件事的渴望時,就表示你內在潛藏著可以做到那件事的能力。→這個我是體驗過。轉行,從原本的資訊業跳到投機客。當時我心理浮現是我渴望去嘗試,雖然我理智是很反對的。後來我靠擲硬幣決定,哈。命運因0.1歐元幣而改變。也證明當下已潛藏做到該事的能力(或說可行性)。
P.170 宇宙間存在著一股力量,會為那些依循法則去做、不斷尋求成長的人不斷提供機會。→契機不像想像中的稀有,但也不是隨時隨地都碰得到。

心得/感想:
前面篇幅都在催眠讀者,我一開始很中立的看待,但作者會一直挑逗讀者,讓你一直看下去,他開場就是不說是什麼東西讓人成功,直到第55頁才點出來,真會導引。我覺得這本書翻譯者也是下過苦功在翻的,讀起來真的很流暢,就是一種舒服的節奏感,這點太值的稱讚了,現今翻的爛作一堆,最近聽說慘不忍睹應該屬[快思慢想],我只隨手翻看過,因為網路上罵翻了,好書翻成天書,可惜了…
富裕只是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礎的基礎。想想宇宙就會發現人類是多的的渺小,再怎麼使用資源,根本是九牛一毛,宇宙不會有感覺的。只有自我設限認定資源是有限的,自己貧窮是合理的,才會讓你畫地自限,無法富裕,因為富裕已超出你心理的框架了。
看到後面作者才把羊皮撥開,變成一頭傳教狼…難怪我對這本書印像不深,因為看到後面就發火想撕書,這本書取名不太對,應該改名騙你入教經典比較合適。
這本書可惜了,致富的原理是有說出來(思考、行動),壞的是硬是被傳教徒把財富綁在神之下。所以一半是真理,一半是謊言。看的我有點痛苦,難怪後來會有一本[祕密]推出,算是改良後的版本吧,說到這,[祕密]那本我好像也只看一半…感覺一直催眠自我,我可以做到!!!當發現作者的祕密就覺得不怎麼祕密反而是一種行銷術。
明明簡單的概念,硬要插上神的恩典。成功算神的,失敗算你自己的。這神專幹無本生意,真是奸商中的極致。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常識經濟學

書名:常識經濟學:人人都該知道的經濟常識  Common Sense Economics:What Everyone Should Know About Wealth and Prosperity
作者:James D. Gwartney,Richard L. Stroup,Dwight R. Lee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07/09/06
ISBN:9789867889614
圖:


導讀:
與現今的經濟學相關書相比,這本看似很平凡的書,但經濟學在現今被包裝的太過浮華了,其實基本原理很樸實,誘因。

隨記:
P.33 經濟學十項關鍵因素
   1.誘因很重要
   2.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3.人們是在邊際上做決定。→最大效益(當然包括滿足感這類非理性的元素)
   4.貿易促進經濟進步。
   5.交易成本是貿易的絆腳石。
   6.利潤,引導企業進行增加財富的活動。
   7.人們藉由幫助他人獲取所得
   8.經濟進步主要來自貿易投資--更有效率的做事方法,以及健全的經濟制度。
   9.市場價格的那隻「看不見的手」,導引買賣雙方促進整體福祉。
   10.行動的長期後果或間接效果常常為人所忽略。
P.35 法律就是現實世界的遊戲規則
P.40 有生產性的資源是有限的,但人們對貨品及服務的慾望是無窮的。
P.73 不能探討立即的結果,也應該探討長期的結果;不只探討主要影響,也要探討次要影響;不只看某個特殊群體受到的影響,也要看每個人受到的影響
P.79 經濟成長的七大來源:1.法律架構。2.競爭市場。3.限制政府的管制。4.有效的資本市場。5.貨幣穩定性。6.低稅率。7.自由貿易。
P.115 其實由誰提供可靠的貨幣並沒有太大差異,重要是一般民眾是否能容易取得該貨幣。→巴拿馬使用美元當貨幣。
P.127 貿易設限既不創造也不毀滅工作機會,而是重新分配工作機會。
P.139 清楚思考經濟成長及政府角色的十大要素
   1.政府促進經濟成長的方式,是保護個人權利及提供市場所無法供應的貨物。
   2.政府不是矯正器。(corrective device)
   3.政府的成本不只是稅收
   4.除非受憲法規定的約束,否則特殊利益團體會利用民主政治的程序來剝削納稅人及消費者。
   5.除非受憲法規定的約束,否則立法者會過度支出並以赤字預算來經營國家。
   6.政府高度涉入以其他人為代價來協助某些人的事務中,會致使經濟成長緩慢下來。
   7.政府所得移轉的成本,遠大於受惠者的淨利益。
   8.以政治取代市場的中央規劃,不僅浪費資源還阻礙經濟成長。
   9.競爭對政府和市場而言同等重要。
   10.使政治運作與經濟理論和諧一致的憲法規則,將能促進經濟成長。
P.196 我們這個時代智識上的愚昧,在於認為光是民主選舉就能建立一個有助於經濟成長的環境。→因為民主,其實人民才更要花心力去經營、監督。擁有權力的同時也要付出心力管理,不然那群政客一定會敗壞國家。
P.203 實用個人理財十二項要素
   1.發掘自己的比較利益。
   2.要有創業精神,在市場經濟中,人們的進步是靠幫助其他人及發掘更好的做事方法。
   3.花費要少於所得,現在開始規律性的儲蓄計劃。
   4.融資年限不要超出使用年限。
   5.兩個方法讓你的金錢發揮更大效果,避免信用卡負債及考慮購買二手商品。
   6.開始每月存錢到「真實世界」的儲蓄帳戶。
   7.藉複利的力量為你工作。
   8.分散化:別把全部的雞蛋放於同一個籃子裡。
   9.指數型股票基金能幫你打敗專家,而無須擔負額外風險。
   10.為長期目標投資股票,急需用錢時,提高債券比例。
   11.當心那些承諾高報酬卻有低或無風險的投資計劃。
   12 教育你的孩子如何聰明地賺錢及花錢。
P.212 提供他人認為價值高於成本的財貨及服務是財務成功的關鍵。→我下階段或許該朝這方向前進,我有理財技術,只差錢不夠。如果自己一直用小錢賺小錢,離致富真的太遠了。如果幫人理財順便賺錢才是最佳方法。
P.213 一旦你開始認真思考如何增加你的服務對他人的價值時,記得不要低估你致勝的能力。麥當勞、沃爾瑪,當初的微小創新改變了世界的商業版圖。
P.215 自我雇用比受他人雇用的風險還高,而伴隨著的是較高報酬。→我覺得這句說的太含蓄了,自雇是低風險高報酬的行為決策,損失就只有幾年的雇傭薪水和歲月,但近乎零的死亡率,但成功則是想像不到的財富進入口袋。受雇最多發展80%潛力,只有自雇才能知道自己最大潛力在何處。
P.257 投資上要避免的要項
 1.如果看起來太好,不像真實的很可能就不是真的。
   2.只和有名聲的對像打交道。
   3.絕不要購買用電話或Email推銷的投資。
   4.不要被迫很快做決定。→這點我覺得最重要,任何強迫你時限的交易直接回絕,整體來說是正確的決策。
   5.不要讓友誼影響你的投資決定。
   6.如果碰上高壓行銷,抓緊你的支票簿,趕快逃跑吧。

心得/感想:
任何政府推出的產業鼓勵都是犧牲其他產業或稅收來補助特定產業,也就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概念,別對新聞上的政治利多感到興奮,那都有惡魔藏在背後,通常羊毛出在羊身,你的稅金。
作者點醒我一個重要的思維,正確的概念大方向的判斷,遠勝於精算數字與精準的變化。一個人精力有限,根本辦不到面面俱到。外加還有測不準定理的存在(意外)。
原本看此書是想利用其中知識,套用在股市上,但讀到一半發現,看這本書不能以這角度找股市答案,而是要從交換概念去吸收這份知識,才能獲得本習的精髓。
一個國家的人才會流入最有利的產業,進而導致其他產業的衰退,這是良性的。如美國汽車產業,不是沒有能力,而是人才被其他更有利的產業吸走,所以汽車產業沒落並不如表象的是件壞事,反而是好事。所以再推演回台灣,我們在世界上優勢是什麼?如果是科技代工,那該把資源投入此,而適當的放手其他產業的沒落,但人民恐懼政府無能,經濟學可以解答,但無法改變現實,問題在那?我的感覺是知識文盲太多了,現在都大學畢業的年代,真正的知識非課本所有,但大眾總認為所學能觸類旁通,但實際上是錯誤的幻想,因為那直覺是人類情緒原始的反應,不是正確的判斷。
人們為何會活的如此辛苦呢?答案是舉債太多,房貸、車貸、小孩,但又不肯放手。
有優勢的人也不可能把所有事全包掉,他唯一明智的選擇是把時間精力用在最有優勢的地方,所以別擔心自己的優勢在這些天才下是存活不了的,在大部份優勢者來看不是最大效益之處,故你能在某處找到自己的優勢立足,從中獲得滿足的報酬,如果連基本生活都無法輕鬆滿足,這是個訊號,你在此中並無優勢,你必須改進或換工作。
我一直都鄙視儲蓄,但今天心念一轉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發現儲蓄是致富的第一步,因為創造則富前你必須要有資金,資金的生成是靠儲蓄。富爸爸除外,大部份人人只有個平凡的爸爸,但別氣妥,富爸爸的兒子常常很敗家,這物理性總是微妙發生,就最近的新聞,郭台銘兒子搞藝術,最終賠光收場,不可思議的結果,他有已驗證的成功基因加上足夠的資金,但還是失敗。我覺得失敗是種奇蹟,足以跟鴻海發跡一樣的機率。
本書給我一個啟示,別小看二手商品(汽車、家電、生財工具…等)。你可以用別人一半的價格取得一樣的服務,這種優勢太常被人忽視,尤其是東方人。
這本書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驚豔,大部份的概念我已在眾多書中看到,算是一本基礎的經濟學書,當作最基本的經濟學書,或許有閒錢我會買一本放在書架上,當作最基本的經濟學參考書,當在審視經濟因素時是很好的查核清單。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解碼郭台銘語錄

書名:解碼郭台銘語錄:超越自我的預言(郭語錄)
作者:張殿文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08/01/17
ISBN:9789862160589
圖:


導讀:
一直對郭台銘很好奇,早期他是台灣科技產業的惡夢,今日已成台灣之光。這本書雖然不是本人授權的,但多少能從旁推敲出一點輪廓。

隨記:
P.005 策略:方向-時機-程度。
P.006 贏家永遠有兩個競爭者:一個是時間、一個是自己。→我一直覺得是要跟自己比,但總覺得少了什麼,原來是時間因子!!
P.014 經驗=時間+金錢。
P.015 成長,你的名字就叫痛苦。
P.016 成功的途徑:1.抄 2.研究 3.創造 4.發明
P.030 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三對」:入對產業、選對公司、跟對主管。→這體會太深了,我做對了前兩件,但跟錯主管。主管的好壞關係到你的能力是否能發揮,錯的主管會讓你長處變弱項,短處被放大,死的不明不白的…
P.039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提醒我該提早為下一個投機事業先準備,雖然我覺得還早,但說不定那天走運,財富一下存到,就需要馬上進入下一階段。
P.062 一個行業一定要有人進來、有人退出,才算健康。
P.066 可不可能,不是問題,而是行動
P.69 為錢做事,容易累;為理想做事,能夠耐風寒;為興趣做事,則永不倦怠。
P.071 品質,是價值與尊嚴的起點,也是公司賴以生存的命脈。簡單地說,品質就是客戶願意用兩倍的價值來跟你買,而且還很高興
P.072 成功是最差勁的導師,只會帶給你無知和膽怯,卻不能帶給你下一次成功的經驗和智慧。
P.077 如果看問題都和別人一樣,看報紙就好了。
P.095 盜海組織目標是「三合」:集合、整合、融合。人多只能算是集合,還不到分工,是不成力的。
P.098 每一隻公雞,都以為太陽是牠叫出來的。
P.104 對於錯誤的省思;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樣的錯誤
P.105 所謂「顧問」,就是你問他「現在幾點鐘」,而他借用你所戴的手錶,然後再告訴你「現在是幾點」。→我覺得這很貼切,之前公司請了麥xx來推企業改革,說真的,他們真的就是這樣,我們問他怎麼做,他說看你平常怎麼做,然後拿了表格讓你填這麼做,之後就多了一份每天要多填一份文件。
心得/感想:
其實我對郭語錄比較沒興趣,而是這些佳話背後的故事,比較有感覺。就如他所說的魔鬼藏在細節中,本書有趣在於一些他的人生故事,而不是這些有點冰冷的佳句。因本書不是在書桌前看的,有些想筆記的都沒記到,真的有點可惜。像他是衝第一的指揮官,一有事接跳下去做,站在第一線,絕不躲在後面出張嘴,另外對獎勵也給的很闊手。跟到這老闆,身為員工肯定會賣命效勞。看完本終於對郭台銘有一點點了解,但他發達前的故事還是所知不多。年少時的成長過成蠻讓人好奇的,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如此成功思維!?

2013年10月30日 星期三

期指格鬥法

書名:期指格鬥法
作者:邱一平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10/10/11
ISBN:9789866320170
圖:


導讀:
同為期貨投資者,對任何有說到關於台指期的書自然不想錯過,雖然這些作者基本都不可能是大師,但各種當地的經驗很重要。

隨記:
P.8 別用MACD、KD玩期貨。→作者還統計出報酬率來佐證,就我實戰測試也是同樣的結果,會賠錢。
P.48 七問:區間、價、量、情緒、緯度、平衡、出場。
P.120 在著名的諾曼地登陸戰中,有一位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的排長,他對著躲在戰壕不斷顫抖的士兵說:如果你越早明白,自已經死定了。你就不會感到害怕。最後排長幸運的活下來。→這個概念還蠻重要的,股市玩的好,除了基本的能力技術還需要膽識才能賺錢,恐懼是一個門神、一個重大的關卡,唯有突破後才可能成功。

心得/感想:
作者是畫畫學派,還外加比手勢(比個七…)。
突然對中央極限定律有新的觀點,你可以停利,但不要抓反彈!!大部份都有線性回歸的特性,但異常的5%可能讓你賠的精光。
這本書真的沒什麼特別想記的,但常常翻到此書,因書名有期貨,所以在此小筆記一下,代表我看過了,下回別浪費時間翻同一本書,作者弄的太花俏了,我的系統倒沒那麼複雜,因為訊號太多是計量系統失敗的主因之一,明確簡單才能長久,還是支持簡單才是真理的思維,人類太習慣把簡單的事複雜化,只因為大腦無法接受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水滸傳

書名:水滸傳
作者:施耐庵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08/03/01
ISBN:9789575709051
圖:


導讀:
一直很想看水許傳,但曾看過原版看一小段就受不了停了。而且原書內容夾雜很多妖魔鬼怪之說,而這本書刪掉不少我不喜歡的部分,和剛剛好的頁數,300頁整。

隨記:
速閱

心得/感想:
終於把一堆以前聽到看到的故事全串在一起了,尤其是電影[水滸傳之英雄本色]。原文中並沒有那麼精彩,電影中加了很多 劇情。這本書帶著很快的節奏看完,我只是非常想知道原著中的結局是什麼,梁山泊的聚集並不是一夜變出來的,而是原本就有些山寨強盜占據,而宋江是後期才當上首領,其中還蠻波折的,這些人大多都是被迫走上梁山泊,連宋江也是。結局不是很勁爆,歸順朝庭,遠征遼國。當然大魔王高俅終被皇上發現種種惡行。

2013年10月24日 星期四

艾略特波浪法則

書名:艾略特波浪法則:巴菲特愛啃可樂不啃蘋果
作者:伯恩斯坦 Pat Bernstein
閱讀價值:低
出版年月:2011/11/30
ISBN
圖:


導讀:
每個理論不一定對,但有機會都該嘗試了解,而市面上充滿著唯我才對的言論,而我則是覺得自己看過才能判斷對我有沒有用。所以在眾大師反對下,我還是買來看看,艾略特邏輯為何是否有可取之處。
隨記:
P.27 我一直以為波浪只有正5波和負3波(多頭)。原來還有正3波負5波(空頭)


心得/感想:
這本書看的有點痛苦,每小節後面加掛不相關的名言佳話,但跟本書沒啥關係。
當初是看到一個郭某人推薦下買的書,但我看幾頁後就一直跳著看,這本書簡直是四不像,拿一堆經典故事插進來,有石油大王故事、卡斯托蘭(總經學大師,根本不信技術學派),塔木德,這感覺就像可樂套咖啡一起喝下去…。好在作者把波浪圖全標示出來,而且一看就懂,是唯一可取之處,這讓我對波浪論比較有清楚的感覺。波浪論的概念很單純,一開始的碎形(漫無方向),然後主力進場開放上漲作出12345波,其中第3波是最主升段,到第5波時氣盡反轉。下跌也是類似概念主力出場。為什麼會一直出現如此明顯的一致的波浪呢?因為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不會隨著科技進步…至少沒那麼快演化。
這本書比較適合新手閱讀,裡面雜收了很多經典佳句和一些故事,老手可能就跳過本書,因為這些雜收一定都讀過,全是從大師之作斷章取義而來。
另外我還滿不喜歡這家出版社的,因為賣的書似乎以偽科學為主,看了就反感。看書的背面就有股衝動把書皮撕掉…

操盤手的萬無一失投資術

書名:操盤手的萬無一失投資術
作者:張智超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2/11/03
ISBN
圖:


導讀:
這本書當初怎麼會買!?好像是寧可多看也不要漏看的心態。上一本是台灣分析師楊應超,這本想台灣操盤手到底怎麼作實戰操作。

隨記:
P.25 輸家多是資訊的接收者。→專家們一再提醒的,新聞是很舊的資訊。
P.25 多數人並不知道,財報與技術面是很容易操蹤的。
P.25 作者領悟的三個關鍵:
   一、認清股市的本基,不再以技術面與財報分析來選股。
   二、認清企業的本基,並學會如何觀其言、聽其行。
   三、我不再相信長期投資的神話。
P.37 關注基本面才是投資王道。
P.40 以基本面和季線走勢為指標。
P.40 M1B和季線作雙重確認指標。
P.47 時間配置20%研究總經,80%研究個股基本面
P.59 買到好股票後,更重要的是追蹤狀況。
P.61 外資最常作的騙術,對鎖。作多台指放空主流股,而一般人只看得到期貨多單。
P.62 外資報告第一手是給VIP,而沒價值時才發送出來。
P.69 台灣中小型企業平均壽命13年。
P.74 總經資訊是落後資訊。→很重要但不是絕對。
P.77 投資人要真正能在股市賺錢,必須由下而上,先看個股最後在到總經確認。
P.81 財報資訊對投資最大功用僅在於防弊。若要想透過財報分析賺大錢,只怕失望大於希望很多。
P.99 國際大師和專家皆不看技術指標。→最多只看移動平均線,像再量化的KD、MACD等都沒在用。
P.104 巴菲特並不只是以高ROE作參考,主要是思考背後的真正獲利的原因理由為何。(競爭力、商譽、技術…等,才是關鍵,數字只是結果。
P.109 學習看懂企業競爭力才是投資王道。
P.130 質化挑選
   一、挑有差異化與獨占力的公司:成本、通路、產品差異、技術與專利、創新
   二、市場規模+市占率
   三、經營者分析,聽其言觀其行。
      1.1000張以上者,總和占股本比重
      2.董監持股是否穩定且高
      3.當企業利多見報時,是否有特定券商在出貨。
      4.實施庫藏股時,是否有特定券商在出貨?
      5.大股東設質比重是否偏高。
      6.董監酬勞占稅後淨利的比重?
      7.會計、財務主管與高階主管是否有不當異動徵兆。
P.157 量化分析
   一、產業與公司的長期趨勢
      1.在景氣低迷時,企業能擁有好的獲利的話,就代表企業的走勢成長明確。
   二、護城河與股東權益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
              營收         稅後淨利       資產
      =-------------✖------------✖---------
            資產               營收          股東權益
      =資產週轉率✖ 淨利率    ✖槓桿比率
      淨利率高通常表示公司可能有不錯的技術或經營模式。
   三、企業的成長動能。
   四、現金和客戶
      1.東西賣出去收不到帳也是負擔。
      2.客戶的品質:人頭公司?依賴程度。

P.198在持股未獲利前,勿超過1/4部位,等到持股獲利才加碼。
P.228 年報、半年報根據一般公認審計準則來實地查核,一、三季報則無。→難怪股價在6月底和12月底波動很明顯,而在3、9月底就不明顯。



心得/感想:
這本偏操作邏輯並沒有他日常工作的故事,多少有點失望。我是很想知道這些法人機構上班的操盤手的工作上的經歷,對他說的方法大致上都是跟基本面操作很類似,這類大師有巴菲特、林區都是核心概念一致,而細節在地化。像台股是以中小企業為主,所以大部份股票不適合採用永久持有的方式操作。
每個專業經理人都能call公司拿資料,這個我的弱項,如果我要玩股票,這點弱勢的影響要留意。
個股看對要懂得加碼。
我是很討厭作者弄個BMW什麼的縮寫,當下抽掉縮寫,馬上抓到挑選股票的概念,爽快多了;不知那個王八行銷開啟的文化,至少早在歐尼爾的CAN SLIM就搞出這東西,煩死人了。大部份字都被扭曲,根本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想法。只是為附縮寫強插字。
本書精華在五、六章,最後可濃縮成一張檢核表,這就是我要的東西,抓重點來檢核而雞蛋裡挑骨頭,股市跟物理很像,都擁有測不準定理。
目前看到幾位大師買股票都是遵照買房子的心態在買的,很挑,買了後如沒意外通常不會只放幾個月,而是算年的,直到基本面出現問題才賣出也不管金融海嘯等波動,永遠相信好公司最後會升回來,不值得因波動而追高殺低。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彼得林區 選股戰略

書名:彼得林區 選股戰略 One Up on Wall Street: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
作者:彼得.林區、約翰.羅斯查得 Peter Lynch、John Rothchild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3/08/15
ISBN
圖:


導讀:
這是第二次讀此書,之前是用借的,既然買了當然再看一次吧!畢竟是偉大的彼得林區多讀幾次絕不吃虧。

隨記:
P.17 投資組合中十支有六支成功,就令作者滿意。→賠最多100%,賺可能是10000%的概念買股票。
P.19 現今殖利率高的股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用盈餘買回自家股票。→原本還打算以殖利率高作投資標的,看來計劃要修改了。
P.33 一家優秀的公司,不管大盤跌100點、1000點,優秀的公司就是會成功,二流的公司就會失敗。
P.35 彼得林區第一條守則:不要聽信專家。→要自己去調查、研究。
P.36 即使是作者推薦也不能買,理由:1.他也許買錯。2.即使對也不知他那時賣。3.你身邊有他沒有的情報知識。(專長、地區…)
P.51 找到目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就要調查研究、下功夫。
P.55 準備工作就像知識與調查一樣,正是區分成功的選股者和屢戰屢敗的失敗者的主要因素
P.64 直到現在,我仍不信任理論派和預言家。
P.69 大公司70%股票掌握在法人機構手中,所以交手的對象其實都是專業投資人。但他們受限很多約束、法律、大持份、文化等因素。→所以要買或賣不太可能一天完成。
P.77 既然一本偉大的著作或一首偉大的交響樂都不可能集體創作的產物,那偉大的投資組合當然也不能如此。→股市常常反群體性,只要群體思維就會賺不到錢。
P.88 要靠利率來投資,長期國庫券是最好標的。大部分公司債都有可贖回條款,當利率低,他們馬上贖回,造成獲利時被人收回,利率高時你只能被套牢。
P.104 難怪大家買房子會賺錢,買股票反而賠錢!大家花幾個月時間挑房子,卻只花幾分鐘選股票。
P.104 缺錢別玩股票。→只有用不到的閒錢才能投資。
P.105 智商過人不適合玩股票,因天才常常會自我陶醉於理論的思考。
P.106 懂得抗拒你的本性和直覺也相當重要,幾乎所有投資人都自以為對股價擁有不可言喻的直覺。
P.111 各位記住,一旦狀況明朗,就已經太遲了。→股市會提早反映未來事件結果,和當看出趨勢時,早已突破再突破了。
P.112 我們總習慣根據最近發生過的事情預測金融情勢,而不是未來將發生的事。
P.112 人們習慣以昨日碰到的狀況預測明日,但股市通常是下次永遠不會跟上次一樣。自然界有規律性存在,洪水、颱風、乾旱等,但股市並不在自然界。
P.118 在投資前先買房子。→沒有投資經驗者能透過買房子過程中學到大部份投資準則,研究、調查、下功夫。
P.118 預測景氣毫無用處。→作者是買好公司股票放著的人。
P.119 具備優勢,才能在股市賺錢。→你的專業知識、生活、週邊都是你的優勢。
P.123 最適合尋找十壘安打的地方。→從生活週遭開始。
P.140 公司大漲幅小。只有小公司能因一項產品股價暴發性成長。
P.142 六種公司類型:1.緩慢成長。2.穩定成長股。3.快速成長股。4.景氣循環股。5.轉機股。6.資產股。→每種策略不同,別想什麼都久抱或跑短。
P.170 完美的股票必定來自完美的公司。完美的公司必定是經營非常簡單的生意。
P.195 避開熱門股。
P.200 當心『未來的什麼』。Ex.未來的IBM、未來的蘋果。
P.201 避免多慘化經營公司。→隔行如隔山。
P.206 多角化經營要成功是綜效(synergy)。→飯店並餐廳有機會產生綜效,但飯店並海運,基本上是不相關的。
P.211 小心名稱花俏的公司。→我怎麼突然想到基因國際,專賣化學麵包,還標榜純天然。
P.223 本益比可以幫你算出需花幾年才能回收原始投資金額。本益比十倍,要花10年時間。
P.244 充分利用你的營業員和券商
P.247 專業投資人常常打電話給上市公司,但業餘投資者卻從來沒有想過。
P.266 一般而言,如果本益比只有盈餘成長率的一半水準,是非常正面的訊息。
P.278 財務報表上所列的帳面價值與真正價值(不是股價)無關,很多破產前帳面價值還有50~60塊。Ex:科技公司把10年前產品報價當存貨價列帳,但市場可能只剩資源回收論斤賣,理論上越接近成品資產價值越低。
P.292 留意公司的退休金計劃。那可是未實現負債,還很巨大,像公務員退休金一樣的無底洞。
P.297 如果不過度拘泥細節,稅前淨利率是判斷公司能否撐過不景氣的一項指標。→淨利率高代表護城河寬,可抵擋較多意外。
P.311 最好避開第一波漲勢,要確認商品(服務)是否在市場有效的。
P.318 一般而言投資股票的長期報酬率大約9%~10%之間,這是市場平均值。別認為年30%獲利是合理的。→跟想像的差很多。
P.329 兩個好的進場點:1.年底的節稅賣壓(台股好像是4、5月的除權除息賣壓)。2.每隔幾年的股市崩盤。
P.369 放空股票的可怕之處,即使你知道這是一家爛到骨子裡的股票,但其他人還被蒙在鼓裡,說不定還繼續搶進。
P.378 真正讓我賺到錢的是持有三、四年的股票。
P.379 發行新股籌措資金,才是股市存在的首要目的。
P.379 頻繁的交易是營業員最愛的小肥羊。
P.384 要預測一、二年的股市走勢是不可能的。
P.384 那些讓我賺錢的股票通常都是始料未及的,而被收購的更是出乎意科,但這些重大成果,不是等上幾個月,而是要等上幾年才能看到。
P.384 股價經常與基本面背道而馳,但長期而言,股價還是取決於公司獲利的趨勢和持續性。
P.385 股票不會知道你是否持有他
P.385 根據上市公司的基本面,謹慎地調節手中持股部位並換檔操作,就可改善投資績效。
P.385 一旦翻出好牌就要加碼
P.385 世界有擔心不完的煩惱。→別整天看著新聞、財金頻道,那些唯恐天下不亂。

心得/感想:
我一直很想效仿作者的生活投資,在身邊找商機,但還真的錯過了。當時買HD2時很挫折到處缺貨,雖然我有想過買不到我就去買宏達電股票,後來是買到手機而沒買股票,但如果沒記得當時股價是250的樣子,之後最高好像上到1500…。另一個奇妙的經驗是華碩,這是大賠後全部賣光所有持股,後全轉到華碩,接著完全不看盤,專心工作,過三個月後突然想到該看一下了,沒想到居然盈餘30萬。我馬上平掉。但好股票就是這麼邪惡,之後漲上三位數,當時記得賣掉時是65的樣子…著實可惜,這經驗蠻特別的。
投資股票需要比想像中多的錢,因為很少只買一支股票就中全壘打,作者也是十支有六支大賺才撐起霸業,如果只有一筆資金,只會一直換股,沒辦法等其中一支股沉澱後的暴發。
投資期貨可能用量化是可行的,但現貨大師們都不太認同量化(統計)操作。
恐懼與貪婪是人性會反應在直覺上,且你也是資訊接收末端,造成賣在最低點買在高點的機會大增。
作者常常實地拜訪廠商生產地,才能知道目前真實狀況。
作者屬長期持有,所以反對使用停損,而是跌25%有勇氣再買更多體質好的股票。除非基本面有所改變,或有更好的選擇才賣出。看來股市要賺大錢一定要久抱。短進短出,遲早會被洗出場或資金耗竭。
這本書讀起來輕鬆有趣,作者把他投資各種股票的故事整理出來的結晶。另外本書是第二次讀,所以讀起來也是跳躍式的品讀。值得一讀實戰比理論有用多了,尤其是成功者的經驗談。

2013年10月9日 星期三

街頭經濟學

書名:街頭經濟學
作者:李榮植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11/11/16
ISBN
圖:


導讀:
信手翻翻覺得有點值得記載的文字,但不算精粹後的書。

隨記:
P.10 經濟學的核心基礎,其實就是需求和供應。
P.44 當自己的利益和團體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當初的約定總有一天一定會破裂。
P.45 集中精神在自己擅長的部份,才能提升整體生產最好的方法。
P.46 人類和動物最大的差異在交換,動物只能掠奪才能擁有對方所有物。
P.51 可以在外買到便宜的東西(服務),絕不要自己生產(勞動)。→同樣的時間精力用在高生產價值的地方,最差拿來休息都比親自做低價值活動有意義。
P.64 經濟原則:最少成本,最大效果。
P.65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同樣的麵包,第一個最好吃,吃到第十個就會覺得很噁心。
P.81 當人群集結成團體時,個人就會隱匿在團體中,人們就會從理性訴求,變成感性的訴求(無理)。
P.90 綜效(synergy):概念1+1+1=5,適當良性的合作帶來的效果都是翻倍加乘的。
P.109 誘因比教育更有效。→教一個員工不如給他有何好處。
P.153 法律無法左右房價,有時壓制,反而造成反效果,問題是供需。
P.167 價值>價格>成本。→消費者覺得有價值才會用價格買,廠商因產品價格大於成本才會生產。
P.185 航空業做的是販賣空間生意。
P.195 多樣的選擇會吸引人氣,但太多選擇反而會影響選擇。
P.219 技術是有限,但品牌卻是永恆。→即使可口可樂配方流出,但人們還是只會買可口可樂,這就是品牌價值。
P.236 第二名如何擊敗第一名?用差異化。→別硬碰硬。
P.240 行銷策略:1.價格破壞。2.時間破壞。3.空間破壞-IKEA更大的商店,更洗練的DIY包裝。4.常識破壞-最近洗面乳走弱酸性(之前都推中性或弱鹼)。
P.267 任何大變化都存在臨界值。例:要脫離地心引力火箭加速要超越每秒11.2公理的加速。
P.280 支配未來的6T,IT(資訊科技)BT(生物科技)NT(奈米科技)CT(文化科技)ET(環境科技)ET(環境科技)ST(太空科技)
P.324 勝者口袋裡存有夢想,敗者的口袋裡只有貪念。


心得/感想:
這本書是雜集,有些零碎的想法筆記起來。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書名: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Die Kunst uber Geld nachzudenken
作者: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Andre Kostolany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0/12/23
ISBN
圖:


導讀:
這是第二回讀此書,怎麼會想讀呢?因為近日又犯了一些不該犯的錯,也讓我想重拾經典之作,重整一下心情的浮燥。雖然我操作是計量學派與Kostolany背道而馳,但或許那天大腦通了,會轉作總經學的操作。

隨記:
P.13 投機是一種藝術,而不是科學。
P.18 有錢的人,可以投機。錢少的人,不可以投機。根本沒錢的人,必須投機。
P.37 任何學校都教不出投機家,他的工具除了經驗、還是經驗。
P.37 最寶貴的經驗來自損失慘重的交易。→這句體會蠻深的唯有重大失敗才能發現錯誤並真心的改正,勝利時不會進步。
P.37 成功的投機家在100次交易中,獲利51次,虧損49次,他就靠這差數為生。→這句點明,不可能不賠,但賺的比賠的多就是成功的投機。
P.75 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也預測不了未來的經濟的發展趨勢。
P.80 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以此為基礎。
P.80 分析發展趨勢時,應對各種影影進行評估,並能看出未來的供需情況。
P.83 長期來看,證券市場無法脫離經濟,投機人士必須仔細觀察分析,本國的經濟形勢現。現今全球化,也需閱讀世界經濟。
P.84 經濟成長兩大障礙:錯誤的稅賦政策和貨幣供及不足。→當時肯定沒有人口老化問題,所以作者沒提。
P.93 貨幣+心理=發展趨勢。只有兩者都正面才會上揚,兩者為負面則會下跌。
P.98 只有中央銀行為消除通貨膨脹而採取的各種措施,才會對證券市場產生負面作用。
P.100 通貨緊縮:證券市場最大的災難。→沒有資金,一灘死水。
P.105 只要利率下降,大家毫不遲疑進入股票市場
P.106 關鍵在債券殖利率的高低,如果債券利率高,錢就會在債市,如果利率低錢就會流入風險高的股票市場
P.113 固執的投資者須具備四種要素:金錢、想法、耐心、還有運氣
P.115 絕不要借錢買股票。→即使看對,也會因無法承受波動而陣亡。
P.116 除了想法還要有想像力
P.119 耐心也許是證券交易所裡最重要的東西。→突然有種點到問題的感覺,近日碰到的問題根本是失去耐心!!
P.121 有債務不可能有耐心,別借錢玩,有時限壓力。
P.125 每筆賣出交易都對應一筆買入交易,否則沒有成交量。→別低估低接買方都是笨蛋。
P.127 過熱階段可能持續一段時間,特別是貨幣因素有利時,行情仍然繼續看漲。
P.138 崩盤通常是以暴漲為前導,而暴漲都以崩盤收場。→總之暴漲就是警訊。
P.156 在上漲的第一階段,你應該繼續進場,因為這時已經越過最低點,在第二階段,你應該只作觀眾,被動地隨著行情波動,在精神上作好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退出市場。
P.156 逆向是成功的要素。
P.157 全部的技巧,就在於判斷,市場處在那個階段,但正如沒有完美無缺的投機一樣,只有長期積累的經驗才能讓人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即使最狡猾的投機人士,也會出錯。有時為了積累辨別超買或超賣的徵兆、提示和某些信號所需的經驗,他甚至必須出錯。
P.157 在市場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沒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的徵兆。
P.158 市場對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和行情暫時處在最高點的信號。
P.158 成交量提供了一個訊息,如果行情下跌時,某一段時間裡成交量很大,這表示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手裡,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裡。→底部大量代表最低點近了。
P.158 當成交量小,且指數繼續下跌時,就表示市場前景堪慮。
P.159 當成交量小時,如果指數看漲,這情形就非常有利。→唯有上漲末段固執者才會賣出股票也才會有交易量。
P.160 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悲觀者就會轉入樂觀者行列。當所有資金都進場了,不會再有資金可推高價格。
P.160 反之,連最樂觀的人都變悲觀者,這時市場處在熊市第三階段結束處。→想賣能賣的人都賣光了,接下來根本沒有賣家,只剩買家。
P.162 如果出現根本性變化,投機者必須時刻準備對自己的想法和計劃進行深刻反省。如果完全相信自己的某個想法,就必須堅持到底,當然出閱根本性問題就要果斷盡快脫身。
P.162 第三階段是獲利最豐之處,但也最危險,市場樂觀態度能在24小時內變成悲觀。當市場變盤要有膽識反手。
P.162 為了避免遭受群眾情緒的感染,有必要的話連電視、報價軟體都不要看。→別小看群眾的感染性,第一次你擋的住,當聽10次你的堅持就會瓦解。
P.178 一種股票最後可能上漲百分之一千,或百分之一萬,但最多只能跌百分之百。→但作者發跡於作空。
P.180 凡是證券交易所裡的人盡皆知的事(報紙、新聞),不會令我激動。
P.181 在讀報過程中,可以發現對我來說重要的消息,通常是隱藏在字裡行間的訊息。標題訊息已反映在指數上,而就像指數一樣,已經成為過去式。
P.181 最沒意思的就是那些和指數發展趨勢有關的訊息,這些都是先有指數,才有訊息。→作者大概在罵那些解盤,看圖說故事,看圖找證據。
P.182 既成事實現象,大家對未來某事預期成真,股價早已反映於成真日,稱為既成事實,有時成真是股票會反向走,因眾人過度反映。即然既成事實就無投機價值。
P.189 大家所期待的事,包括戰爭,在發生的那一刻,就已成過去式,對證券交易所不具任何意義。→股價是反映未發生事的預期價格。
P.190 真正的證券交易知識,是那些當大家忘記所有細節後留下來的東西,大家不需要無所不知,而是理解一切,在關鍵時刻指出正確的內在關係,並採取相對應動作。
P.211 圖表可能讓你賺錢,但肯定賠錢。→作者指想賺每個波動是徒勞無功的,別妄想抓到下個高低點。
P.215 作者認為技術分析只有雙重頭(M)或雙重底(W)才有參考價值。
P.218 經驗是投機者最好的學校。
P.218 一個懂很多的笨蛋,比無知還要加倍愚蠢。
P.223 所有經紀人和投資顧問處在與客戶利益衝突中,他們只有在成交時才能賺錢(手續費)。
P.226 要真正了解證券交易所,或稍微掌握證券交易之前,肯定付出很多學費。→問我嗎?我想沒有賠掉百萬,我也少說賠了五十萬有了為何呢?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聽媽說去貸款玩股票,沒二下三十萬就消失了。那感覺很微妙,我月薪只有四萬多,朋友問我時,我只好自嘲我的賓士四個輪子全飛出去了…自此相信鐵則,絕不借錢玩股票,即使是最親近的家人也一樣。→最近深思考發現我媽活那麼久了,但沒有累積相對稱的智慧,這點讓我體會到年齡與智慧不一定是正向,有些人偏愛活在自己的優越感,而不求進步。
P.227 證券交易所玩家犯下最不可原諒的錯誤是設定獲利上限,卻讓虧損不斷膨脹
P.227 看重小利的人,不會有大價值。→其實股市賺錢不難,難在被小餌騙走,而放掉大魚。我則是只吃大魚,賠掉魚餌。賠8次賺2次,還有利潤,這就是賺大利的與賺小利的差別。
P.228 職業投資者的工作,95%是浪費時間他們閱讀圖表及營業報告,卻忘記思考,但對投資者來說,這才是最重要。
P.239 十律
一、有主見,三思後再決定:是否應該買進,如果是,在哪裡,什麼行業,哪個國家。
二、要有足夠的資金,以免遭受壓力。
三、要有耐心,因為任何事情都不可預期,發展方向都和大家想像的不同。
四、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五、要靈活,並時刻考慮到想法中可能有錯誤。
六、如果看到出現新的局面,應該賣出。
七、不時查看購買的股票清單,並檢查現在還可買進哪些股票。
八、只有看到遠大的發展前景時,才可買進
九、考慮所有風險,甚至是最不可能出現的風險,也就是說,要時刻想到有意想不到的因素。
十、即使自己是對的,也要保持謙遜。
P.240 十戒
一、不要跟著建議跑,不要想能聽到秘密訊息。
二、不要相信賣主知道他們為什麼要賣,或買主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也就是說,不要相信他們比自己知道的多。
三、不要想把賠掉的再賺回來。
四、不要考慮過去的指數。
五、不要躺在有價證券上睡大覺,不要因期望達到更佳的指數,而忘掉它們,也就是說,不要不作決定。
六、不要不斷觀察變化細微的指數,不要對任何風吹草動作出反應。→大格局
七、不要在剛剛賺錢或賠錢時作最後結論
八、不要只想獲利就賣掉股票
九、不要在情緒上受政治好惡的影響。
十、獲利時,不要過分自負。

心得/感想:
成交量的意函,在高檔放量和低點放大量才是主力進場,如果主力不動根本不會帶巨量,只有漲跌價。在上漲下跌趨勢中途無量有新價是安全期間。
群眾效應,大家在逃命正常人也渴望逃跑,但股市就是如此的違反人性。
股市對未來事件會先行反應,如果事情如預期發生,市場不會在發生日反映,而是提早,而發生日可能因過度反映,而反向回饋。像波灣戰爭,可預期開戰,油價先上漲,結果開戰後,反而下跌。
只有賣不出的東西才需要推銷。
如果要找代操,別以交易成交收費計價,而要找分利的計價方式,這樣利益才一致,明顯營業員與你不同邊,他們不可能全心全意幫你賺錢。
原以為我早把本書精華吸收光了,沒想到回頭再看一遍才發現我忘了好多重點,前陣子在忙如何用資訊來預測股市,看了公司報告、新聞報紙、財金報導瞎忙一陣,然後運用到投資操作,結果該系統讓我慘賠350點,這代表,此方法不可行(至少目前不夠成熟),在看到書中說的才頓悟,原來我在浪費時間,重點是思考,而不是無限量的資訊。


2013年9月29日 星期日

亞當理論

書名:亞當理論
作者:Welles Wilder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1992/04/15
ISBN
圖:


導讀:
終於看完專業投機原理第一部,看的我眼冒金星。接下來我打算看本超級薄的書來輕鬆一下,就這本了!!

隨記:
P.8 從事操作所要瞭解的要比多數人想像的還要少,另對有些事要視而不見。
P.9 他們絕對,不讓任何有關市場的意見阻礙自己的操作。→我每次都被新聞騙到,只要我越專注分析新聞,我看錯的機率越大,賠的也越多。
P.10 要在市場上獲得真正的成功,我們必須用五歲孩子的眼光來看它。→用無心算有心,這個體悟蠻微妙的,但省力又能賺到錢,這個理由就夠了。
P.11 並非我們對市場了解的不夠,而是懂得太多,我們必須忘記自己懂得的一切,才能對真正發生的事情看得更清楚。
P.12 如果預測與現實背離,我們必須跟著現實走
P.12 人類心靈喜好複雜,不太能接受簡單的事,原因是它實在太簡單了
P.15 市場中什麼最重要?價格,是最真實的
P.24 不管是什麼系統,遲早總要失敗。
P.29 趨勢就是一種重複的事。
P.33 準確的重覆會產生什麼情形?對稱。→這要看書才了解對稱圖預測法
P.37 造就最完美的對稱要素:1.與目前時點的接近程度。2.該點的速率。
P.43 第二映像是市場本身不斷更新之下,預測寫最可能走到的地方。
P.50 買高賣更高,沒有什麼叫低買高賣。
P.51 如果它繼續跌,我會空到他零為止。市場沒有什麼叫夠便宜,或盎貴,只要看螢幕上的數字就可以。→反彈(或反轉)就是獲利出場時機。
P.53 什麼時候速場?當價格往上或下時,而不是在盤整時(大部份人死在這裡,想先卡位)。火車只有開動後才知它往那邊走。
P.54 市場就要動了的最好證據是它已經在動了,上漲的最好證據,它已經開始上漲了。下跌的最好證據,它已經開始下跌了。
P.57 我們必須等到趨勢出現才進場。
P.58 物理慣性定律,市場也是,它傾向繼續做它已經在做的事情
P.58 只在已經發動的市場中操作。
P.61 忘掉頭部和底部,想抓這兩點的人注定失敗。
P.68 小額損失不啻是從事這行的成本。操作時只有一種無法原諒的錯誤,那就是讓小損失演變成大損失
P.71 如果你能照料賠錢的部份,賺錢的部份便會照料自己。→怎麼設停損點,其實多操作幾次就會設適合自己的停損點。
P.76 任何加碼部位絕不超過原來買進部位。
P.79 紀律,你可以長時間嚴守紀律,但僅僅有一次發現了絕佳的操作機會,也就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你意氣用事下大注。這是每位操作者遲早會碰到的事。→不太了解作者是要表達彈性還是堅持不動…
P.80 我們賺多少並不重要,能留住多少才要緊
P.83 何時進場?運用三個線索:1.突破。2.趨勢改變。3.缺口或當日高低差價大。
P.105 我們既不是在底部進場,也不是在頭部出場。我們取一段波動中的50%,操作時,我們做正確的事。
P.107 基本操作守則
1.賠錢的部位絕不要加碼,或攤平。
2.在開始操作或加碼時,絕不能不同時設停損點,以便在你萬一出差錯時,能帶你出場。
3.除非是朝操作的方向,否則絕不要移動或取消停損點。
4.絕不要讓合理的損失演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損失。情況不對立即退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5.一筆操作,或任何一天,不要讓自己虧損損失掉10%以上的資金。
6.別去抓頭部和底部,讓市場把它抓出來。
7.別擋在車前面。(順勢操作)
8.保持彈性。記住,你可能會錯,亞當理論可能會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可能偶爾出差錯。機率很高,不代表絕對肯定。
9.操作不順時,不妨縮手休息。
10.問問你自己,是否真心想在市場賺錢。→有很多進場者內心追求的不是賺錢,而是抱著買樂透的心或其它慾望進來,有心理師記錄到是為了賠錢而進場,當然表象是想賺錢,但潛意識卻是想賠錢(或許想取得某人同情反應…)
P.130 停損點變成習慣後,之後不設停損將感到坐立難安,此時代表你已養成此好習慣。→話說我最拿手的就是砍倉,一點猶豫也沒有,即使我知道低點近了,但我還是直接停損,以確保這個最後防線的絕對性,不容置疑。

心得/感想:
原來追高的問題是沒等他更高時買,而是漲高下跌時才買,另外在盤整的時候買,被上下打臉嚴重虧損。
本書點到我們操作的一個問題,在市場靜止時,你該離開市場觀望,另外要找有潛力的市場操作,2013年台股真的是台股史上的死水期,根本不適合操作。
五歲操作法大概是書名的本意吧!為什麼買,因為他股價就在漲,為什麼賣,因為股價向下走。並沒有什麼高深的技術分析也沒有基本面分析,買高賣更高,低還有更低,直到零。
這本書讓我強化之前的觀點,無心算有心,這概念很有趣,因世界太大,你一個人根本算不過所有人,那對如換個方式,我不算計!!上漲買下跌賣,就這樣。實戰上,還真的有用雖然停損非常多,但賺的也多,造就有利可圖,雖然結算下來賺不多,但真的可行。但操作一陣子你的胃口會變大,而我現在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本書提醒我的是舊系統繼續用,我另外拿筆錢再研發新系統也是最佳選擇。

2013年9月2日 星期一

專業投機原理Ⅰ

書名:專業投機原理Ⅰ Trader Vic-- methods of a Wall Street master
作者:Victor Sperandeo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1年03月02日
ISBN:9789578457188
圖:


導讀:
這本書一直放在我桌上很久,但每回都只看幾頁就放在一旁,這次打算把他啃完。這本書有別一般的的心法書籍,而是偏向實戰經驗集,所以讀起來比較苦澀。

隨記:
P.5 作者策略整合了,勝算、市場與交易工具、技術分析、統計、機率、經濟學、政治學以及人類心理學。
P.7 選定一個目標閱讀與觀察這些傑出專業人員的教誨,透過模仿而不斷練習,最後我可以發展出一種屬於自己獨特風格。
P.5 如果你希望獲勝,你必須瞭解規則;另外,你必須願意坐上賭桌,你才有獲勝的機會。
P.7 在任何市場都存著三種價格趨勢,短期(數星期)、中期(數個月)、長期(數年)。→這給了我一個靈感,我該創一個中長型的投資模型。中長期的優勢在於交易頻率大幅減少而增加可觀利潤。期貨有點難實作,因轉倉問題。現貨可行性比較高,以台灣50來操作,或許可行。
P.8 作者依中期趨勢作主軸操作核心。
P.19 作者要求風險與獲利比是1:3。→我設定是1:4。賠1賺4的概念。
P.24 我永遠結合,技術分析、統計方法、經濟基本面。
P.27 當你犯錯時立即出場。→如果連犯錯都不知,那你是待宰的羔羊。
P.32 簡化資料的方法之一,專精於其中一兩項,並具備有如何如何在每日無數資料中抽取重點,為了掌握這種能力,你必須以原則(principles)統轄資訊。原則是界定金融市場性質(nature)資本概念。一項原則是由無數特定事件與無數相關資料中,所抽象化的一種普通性概念。複雜的市場資料在原則的統轄下,將變為相對單純而易於處理。→事件量化?
P.41 空頭市場最後階段「是來自於健全股票的失望性賣出」,不論價值,只求變現」。
P.44 迅速認賠,但讓你的獲利持續發展。
P.49 混沌理論(the theory of chaos):它主張某些類型的自然活動具有混純而不可預測的特性,僅能以或然率界定。
P.50 你永遠無法以絕對的必然性,來預測市場構成份子對某事件的總體反應,也無法預期市場將產生什麼新狀況。但混純中也有秩序,尋找其中的秩序便是投機者的工作
P.50 市場預測屬於或然率的領域,判斷錯誤的風險永遠存在。你頂多僅能將風險降至最低,並將知識提升至最高,取得知識的第一步,尋找一種方法監視市場行為脈動。
P.53 作者發現道氏理論準確度74.5%的經濟擴張與62%的經濟衰退價格跌勢。
P.54 道氏三項基本假設
假設一
人為操縱(Manipulation):指數每天的波動可能受人為操縱,次級折返走勢(secondary reactions)也可能受到這方面有限的影響,但主要趨勢(primary trend)絕對不受到人為操縱。
假設二
市場指數會反應每項資訊(The Averages Discount Everything):每一位對於金融事務有所瞭解的人,他所有的希望、失望與智識都會反映在每天的收盤價和波動中;基於這緣故,市場指數永遠會適當地預期未來事件的影響。如果發生天災人禍,市場指數也會迅速加以評估。
假設三
這項理論並非不會錯誤(The Therory Is Not Inallible):「道氏理論」並不是一種萬無一失而可以擊敗市場的系統。成功利用它協助投機行為,需要深入的研究,並客觀地綜合判斷。絕對不可以讓一廂情願的想法主導思考。
P.57 一般市場參與者如不能正確預期未來的經濟活動,財富將持續減少。
P.59 效率市場認為,每個人會同時取得每一項重要資訊。這是相當荒謬的假設。
P.59 市場指數具有預測能力,因為他在統計上代表一種市場的共識,這項共識是以鈔票表達。
P.60 作者建議準備大盤歷史完整走勢圖,包括交易量。
P.60道指理論的定理
定理一
道氏的三種走勢(Dow's Three Movements):市場指數有三種走勢,三種都可同時出現。第一種走勢最重要,它主要趨勢(Primary trend),整體向上或向下的執勢稱為多頭市空頭市場,期間可能長達數年,第二種執突最難捉摸,它是次級的折返執勢(Secondary reaction):它主要是多頭市場中的重要跌走勢,或主要的空頭市場的反彈。修正走勢通常會持續三星期至數個月。第三種走勢通常較不重要,它是每天波動的走勢。
P.62 長期趨勢最為重要,也最容易辨認,歸納與瞭解。它是投資者主要考量,中期趨勢為投機者主要考量,它有時與長期同向有時反向。如果中期趨勢嚴重背離長期趨勢,則被視為次級的折返走勢或修正。次級折返走勢必須謹慎評估,不可將其誤為長期趨勢的改變。
P.64 作者認為以中期趨勢做為準則,應該較明智的選擇,數個月趨勢。
定理二
主要走勢(Primary Movements):主要執勢代表整體的基本趨勢,通常稱為多頭或空頭市場,持續時間可能在一年內至數年之久。正確判斷主要走勢方向,是投機行為成功與否的最重要關鍵,沒有任何已知的方法可以預測主要走勢的持續時間。
P.65 雖然近半世紀以來的科技與知識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但趨動市場價格的心理因素基本上仍相同
定理三
主要的空頭市場(Primary Bear Market):主要的空頭市場是長期向下的執勢,其間夾雜著重要反彈,它來自於各種不利的經濟因素,唯有股票價格充分反映可能出現的最糟情況後,這種走勢才會結束。空頭市場會歷經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市場參與者不再期待股票可以維持過度膨脹的價格;第二階段的賣壓是反映經濟狀況與企業盈餘的衰退;第二階段是來自於健全股票的失望性賣壓,不論價值如何,許多人急於求現至少一部份的股票。
P.66 空頭市場開始時,隨後通常會有偏低的成交量「測試」前一個多頭市場的高點,接著出現大量急跌。所謂測試是指價格接近絕不會空越前一個高點。
P.71 空頭市場確認日,兩種市場指標都破前一個修正的低點
P.71 空頭反彈,通常呈現倒V
定理四
主要的多頭市場(Primary Bull Market):主要的多頭市場是一種整體性的上漲走勢,其中夾雜次及的折返,平均持續時間大於二年。在此期間,由於經濟情況好轉與投機活動轉盛,所以投資性與投機性的需求增加,並因此堆高股票價格。多頭市場有三階段:第一階段,人們對於未來的景氣恢復信心;第二階段股票對已知的公司盈餘改善產生反應;第三階段,投機熱潮轉熾而股價明顯膨脹,這一階段的股價上漲是基於期待與希望。
P.74 多頭市場中的次級轉折帶量,在低點量線。
定理五
次級折返走勢(Secondary Reactions):就此處的討論來說次級折返走勢是多頭走勢的重要下跌走勢,持續時間通常在三星期到數個月。此期間內折返幅度為前一次返走勢的33%至66%。次級折返執勢,經常被誤為主要勢勢的改變,因為多頭市場的初期走勢,顯然可能僅是空頭市場的次級折返走勢,相反的情況則發生在多頭市場出現在頭部後。
P.81 如果你並不真正瞭解何謂勢勢,你幾乎可以隨意繪製任何執勢線。→難怪我畫的線是很有問題,因為我根本沒照原則,亂畫。
P.82 簡化為根本重點。
P.83 上升趨勢,是由一系統漲勢構成,每一段漲勢都持續向上空越先前高點,中間夾雜的下降走勢都不會跌破前一波跌勢的低點。
P.84 下降趨勢,是由連續一系列的跌勢構成,每一段跌勢都持續向下穿越前個低點,中間夾雜反彈走勢,都不會向上穿越前一波漲勢的高點。
P.85 順勢操作是在金融市場獲利的途徑。你的高低點取決於你操作的是長、中、短期趨勢。
P.86 在股票市場交易中,存在一種最嚴重的錯誤,那便是僅根據一種指數的走勢判斷,而是要兩個市場指數必須互相確認。一種指數的執勢必須受到另一種指數的確認。如此才可以做有效的推論。
P.89 訊號(signals)的兩個關鍵指標:分別是狹幅盤整與成交量關係。
P.89 狹幅盤整(Lines),長達兩、三個星期或以上的價格執勢,大約在5%波動內。
P.90 盤整常出現在頭部或底部,因長期持有都賣出,希望可以賣個好價位給投機客與大眾,反之在底部默默的吃貨,並不急著把價格拉高。
P.92 每日的波動(Daily Fluctuations):根據單日的指數波動推論,幾乎必然錯誤,而且沒什麼價值,唯有狹幅走勢為例外。每日的走勢應該記錄,因為一系列的單日走勢必然會發展為一種易於亢識,而具有預測價值模式。
P.93 如果行情太陡峭,可能就直上直下沒有盤整。
P.93 成交量與價格執勢的關係(The Relation of Volume to Price Movement):在超買的行情中會出現價漲量減和價跌量增的現象;相反地,行情處於超賣狀況時,會出現價跌量縮,和價漲量增的現象。多頭市場結束的期間會出現活絡的交易,在開始的期間則交易相對冷清。
P.54 價/量關係是一種通常而不是永遠適用的資料,它是輔助工具而非主要的考量。
P.98 我們僅需一些最根本的技術分析原理,並以他做輔助工具。一套真正有效的系統,應該涵蓋嚴格而健全的經濟基本分析,以及對於個別證券與商品的評估方法,再納入根本的技術分析精義。
P.105 自從1980年代中期,電腦程式已經完全改變盤中價格走勢的性質。→如果要參考歷史資料1990年前就比較無參考性。
P.114 趨勢線的定義與繪製,在方法上缺乏一致性。這是畫趨勢線經常觸犯的嚴重錯誤。
P.114 趨勢線定義:1.選擇考慮的期間:長、中、短期;2.上升趨勢線:下緣無任何穿價出現;3.下降趨勢線:上緣線,兩個明顯的高點要貼合線。
P.119 確認趨勢123:1.趨勢線被突破;2.原趨勢未創新價;3.反轉新價突破。
P.127 趨勢123的缺點,通常錯失一段相當大的行情。
P.128 2B法則:在上升趨勢中,如果價格已經創高而未能持續挺升,稍後又跌破先前的高點,則趨勢很可能發生反轉。下降趨勢也是如此。
P.132 如果2B又創新高時,立即停損。
P.134 2B的原理在大家預設的停損點就在創新價的點附近,有內行人最愛清理這一票的停損單。
P.136 單獨的使用2B系統是很危險的,需要廣泛的知識配合下,這項準則才能為投機者帶來可觀的獲利。
P.136 作者認為艾略特波浪理論太過主觀,不適合運用於專業的投機活動,但作者覺得次及波很適用ABC波,BC波通常量縮。→ABC是指三個點,點後的線才是該波名稱。
P.139 圖有千萬種,但你可以先剔除太過模菱兩可的圖。→太醜的型態不要操作
P.141 作者已不再研讀研究報告(自己出身於研究報告員)。
P.142 作者並不推薦使用很複雜的技術分析模組(Ex:Technical Analysis of Stock Trends)技術分析的用處在告訴你不可以做什麼,但沒辦法告訴你能做什麼。
P.143 作者只使用三個技術指標:1.移動平均線(moving average)2.相對強度指標(relative strength indicators)3.動能(震盪)指標(momentum indicators)
P.196 勞工成本上揚將導致裁員和自動設備的使用。
P.232 信用擴張的不當投資,遲早會令經濟繁榮趨勢瓦解。→用盎貴的資金創造過低利潤的商品,最慘將會是滅亡。
P.254 發行債券由民間購買,並未直接創造新貨幣,但由政府發債給Fed,Fed印鈔就是無中生有貨幣。→照歷史來看無中生有,最後終將成為災難。
P.257 增加稅收不會減少赤字,而是減少預算才能有效減少赤字。
P.258 作者最大交易勝利來自預測政府政策的結果。難怪他各股著墨不深,標準的抓大放小。
P.259 除非經濟能夠復甦,不然增稅是毫無意義。→在2013年深深感受到這句話是多麼真實,一徵稅資金就外撒,市場資金動能明顯不足。
P.260 作者兩次失敗都是未依政治家(我認定的政客)的思路思考,政客不懂經濟,只在乎選票作麼看。
P.260 Fed 只不過是受政治與利益操控的政府機關。
P.261 以擴張信用帶來的經濟繁榮,絕對無法避免其最後的崩解。唯一的選擇僅有:但願放棄進一步的信用擴張而使危機較早到來,或稍後等待整體貨幣系統的全然瓦解。→突然感到天賜良機,世界大股災並沒想像的遠,準備好,這一回我一定要賺到,索羅斯與我站在一起,其實就是看到政府的盲點,不願放手讓經濟回到正常的景氣循環。
P.277 不論你以什麼方法預測行情,都應該以市場平均剩餘壽命的架構內評估市場風險。
P.278 任何有效資金管理系統都應該包括三種重要的成份:1.估風險/報酬的方法2.判定一筆交易成功率的方法(不論短、中、長期交易)3.資產配置的系統。
P.278 風險/報酬比率=(買進價格-出場價格)÷(目標價格-買進價格)
P.282 評估股票市場的風險八問
      1.長、中、短的趨勢變化?
      2.就歷史資料,目前長期趨勢在初、中、末期?
      3.就歷史資料,目前中期趨勢如何?
      4.就道氏理論,對目前行情的看法?是否存在背離?成交量是否有明顯變化?行情寬度是否配合趨勢發展?
      5.移動平均線的情況如何?
      6.根據震盪指標,行情是處於超買、超賣或中間階段?
      7.經濟面的情況如何?
            a.通貨膨脹的情況如何?
            b.匯率如何?
            c.消費者普遍的心態?
            d.目前強勢、弱勢的類股?領頭羊股?如果有許多利空消息是否會反轉?
            e.什麼潛在的問題可能改變趨勢反轉?
8.是否存在重大謬誤現象,尤其是行情發生變動時?
P.286 交易者發生虧損最常的理由,則是未遵循交易守則。這交易守則的念是事前訂出的法則,集結理論、勝率、風險的集合,而盤中的波動會讓人有種衝動打破計劃或許一、二次很好運賺到,但最終會付出盎貴的代價。
P.287 交易守則的宗旨是在人性的許可範圍,盡量以客觀而一致的態度交易。如果沒有交易守則,你的願望可能主導交易決策,而願望通常十之八九無法實現。
P.288 交易守則
      守則1:根據計劃進行交易並嚴格尊守計劃。
      守則2:順勢交易。趨勢是你的朋友。
      守則3:在許可的範圍內,盡可能採用停損單。
      守則4:一旦心存懷疑,立即出場。
      守則5:務必要有耐心,不可過度擴張交易。
      守則6:迅速認賠,讓獲利部位持續發展。
      守則7:不可讓獲利部位演變為虧損。
      守則8:在弱勢中買進,在強勢中賣出,應該以買進的意願來同等對待賣出。
      守則9:在多頭市場的初期階段,應扮演投資者角色,在末期階段扮演投機者角色。
      守則10:不可攤虧損,一虧損部位不可加碼。
      守則11:不可因價格偏低而買進,不可僅因為價值偏高而賣出。
      守則12:僅在流動性高的市場中交易。
      守則13:價格變動迅速時,不可建立部位。這點比較特殊指美股,因人工單。
      守則14:不可根據特殊情報交易。→就是指有人給你的情報或對此股票有感情之類。
      守則15:永遠得分析自己的錯誤。→人不可能不犯錯,但裝作沒看到將導致滅亡。
      守則16:務必提防『錯誤的併購消息』。
      守則17:如果一筆交易成功與否,必須取決於交易指令的正確執行,否則不該從事該筆交易。→這是作者犯的錯是,下指令,但對方報價執行皆有問題,那不如不要操作。
      守則18:必須保有自己的交易計錄。
      守則19:瞭解遵守法則!
P.303 虧損交易未必代表錯誤,錯誤也未必導致虧損。如果遵循交易法則而虧損,就放過他。不需分析。一般來說錯誤不是來自無知而是來自恐懼。
P.320 情緒之紀律性質與根源→執行知識的意知力。取得交易或任何領域必要的知識相對容易,而關鍵在於執行知識的意志力。
P.328 忿怒與恐懼都是應付危險的重要情緒反應(在遠古時代野獸突襲),而能有效提升力量或逃跑能力。但時代變遷太快,人類基因還來不及轉化,接受文明世界,危險不在是生命安全,而是在財富消漲。
P.351 成功與進步的程序四項要素:
       1.目標。
       2.行動。
       3.認知(觀察行動結果)。
       4.改變(修改錯誤的行動)。

心得/感想:
看到作者擁書千本,我就感到汗顏,我財金相關藏書不到百本。房間空間有限,大部分書圖書館看看而已,並沒有買回供。
作者在沒上、下趨勢時也無法大賺,所以在今年2013年低波動期,我的低獲利也是正常。作者在低波動年報酬率是19%,平均年報酬是70%。
股價的反應在事件確定時已有效反應完畢。有賺頭的部份是由眼光深遠而且消息靈通的人在事件前就已調整好價格了。
這本書有點進階,我讀的很吃力,無法用快速掃瞄的方式讀完。一句帶一句,句中意含比較深層,這種預測思考法不像計量操作那麼明確,但我要更上一層樓的話,預測系統是必經之路。
以作者給的範例,都是日線圖小間距,至少含蓋六個月在同一畫面上。
作者常常說明經濟學原理,東西不會無中生有,尤其是財富,貨幣增加只是數字,實質是通貨膨脹。
這本在解說經濟理論實在太精闢了,有近代集大成者的感覺。
作者點醒關於風險評估的概念,在2013年是個低波動的年份(說不定還是有史以來最低的一年)這時風險小,摃捍反而能拉高一點。而在高波動率時反而要把摃捍倍數縮小,以防次日直接跳空灌爆手上資金。
本書後面的重要想法,你熱愛交易嗎?如果不肯定代表沒有心在此,或許這個領域不適合你,其實你潛意識另有偏好。
這是一本好書,讀完一次絕對記不住作者的知識,當自己回頭再修改筆記時,發現我又忘了好多。

更訂:2014年3月24日
延伸閱讀:專業投機原理Ⅱ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書名: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Bollinger on Bollinger Bands
作者:John Bollinger
閱讀價值:中
出版年月:2002年12月31日
ISBN:9574936988
圖:


導讀:
印像中有看過一個非直線式的趨勢通道圖,原來就是包寧傑帶狀圖。覺得這個東西很有趣,原因是怎麼價格大部份會在這條通道上,蠻神奇的。當下看到本書是白標(國圖只有綠標能外借),心又涼了,只好在國圖快速看完。

隨記:
P.23 帶狀中心線:20期移動平均線,上下2個標準差為核心參數
P.87 價格波動率是包傑寧帶狀的最關鍵成分
P.89 建構首先需找到某種衡量向心趨勢(central tendency)的方法。向心趨勢的指標是移動平均,帶狀寬度取決於價格波動率(volatility)移動的標準差(moving standard deviation)
P.101 包寧傑帶狀指標(%b)上限為1,中心價為0.5,下限為0,如果衝出上限則會大於1,如果低過下緣指標則會小於0。→看家裡的報價軟體是乘10,上限是10,下限是0。
P.104 %b是一種相對工具,沒辦法提供絕對資訊。不能只因大於0.9或小於0.1就反手,這言之過早。
P.106 帶寬另一項重要運用,是觀察方向性走勢的起點。很多趨勢起源於橫向區間,一旦價格突破橫向區間,帶寬通常會急速擴漲。
P.107 在強勁漲勢中,一旦帶狀下限向上反轉往往代表,這段漲勢即將告一段落。→理論上是這樣,但台股似乎不明顯。

P.112 股價變動屬厚尾分配,比較不適用常態分配
P.113 包寧傑帶狀,比較使用統計學中的回歸均數(regression to the mean)
P.116 金融市場價格沒明顯循環,但價格波動率則存有循環
P.128 包寧傑可減少M與W型中碎形所會造成誤判的機率,在盤整期包寧傑可展現較優秀的預測與突破時的發現。
P.140 亞瑟.美林,M與W各有16種型態。→原來花樣真多,依落點不同變化出16種格局。


P.149 W底跌破包寧傑下限就是失敗,只有在帶狀內形成W低才是有效的
P.153 W底有可能變成橫向整理,W底完成後在強勁表現中再進場買進
P.155 恐懼的情緒強度遠超過貪婪,絕大部份底部是W底,而頭部型態明顯更複雜,大多是三重頂(triple top)
P.157 頭部通常都發生在消息正式公布或謠言成真時
P.158 就典型的發展,左肩通常穿越上限,頭部觸及上限,右肩通常無法遠到上限
P.161 一旦察覺某個條件,符合頭部型態,務必等到訊號轉弱的確認訊號,才能採取行動。
P.161 成功的關鍵-耐心
P.161 包寧傑帶狀是判斷相對位置的唯一適當工具。如果價格創新高,但逐漸無法維持在上限,就是很可疑。
P.162 最典型的走勢,價格穿越帶狀上限而創新高,拉回整理重新走高而觸及帶狀上限,再拉回,最後一波漲勢根本不能達帶狀上限。
P.165 當價格走勢觸及帶狀邊綠,這個現象本身絕對不足以代表交易訊號。
P.181 擴張的帶狀孕育著收縮的帶狀,收縮的帶狀孕育著擴張的帶狀
P.211 量是價的先行指標
P.212 主要的量能指標:能量潮OBV(On Balance Volume)、成交量-價格趨勢(Volume - Price Trend)、負值/正值成交量指數(Negative and Positive Volume Indices)、盤中強度(Intraday Intensity )、承接/出貨(Accumulation Distribution)、資金流量指數(Money How Index)、成交量加權MACD(Volume-Weighted MACD)

心得/感想:
一開始對本書充滿了期許,沒想到有如此神奇的通道,準確度在85%(預測都落在上下限中移動)。但看到後半部就有一點失望,要參考很多指標一起判讀,他拉了KD、MACD、量能、圖型等資訊一起判讀,當下我就感覺被潑了一盆冷水的感覺,後面也看的倖倖然,沒認真看了。如果那麼難解讀,我直接丟硬幣就好了,賺錢抱久一點,賠錢立即停損,還比這有效。
回家稍微參考了一下台股是否有效,發現移動大致在上下限中移動,這點是讓我心安的,也就是有參考價值,但他說的預測高點就不怎麼準(例:下限反轉即是賣點)。
對這指標從滿心期待到平常心看待,但至少我了解包寧傑指標的運行概念就對這本書感到滿意了。畢竟是發明者自己寫的,再清楚也不過了。概念就是運用20天和2個標準差所算出的通道。主要說明的就是價格沒有明顯循環,但波動有明顯循環。偏移的價格都會有向中心性(20日均線)走的趨勢。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交易冠軍

書名:交易冠軍 Lessons from Wall Street's Champion Trader
作者:馬丁.史瓦 Martin Schwartz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1998年11月25日
ISBN:9789577921901
圖:


導讀:
這本書絕版了,連圖片都要自己拍,真是本滄桑的好書呀。這本書會借是個意外因國立圖書館要閉館在下意識寧可多借也不要空手回的心態下,所以沒瞄內容就借了,跟其他4本一樣,意外是我借了兩本內容一樣的書…另一本相同內容的是[賺了就跑],現在細看才發現英文書名、翻譯者都是一樣的!!!但書本的厚度差很多,這本541頁,另本347頁。想到背同樣的書回家心裡有一點點酸酸的(國圖離我家有點遠),既然是一樣,我就換個方式來看,只看前人畫線的部份,來個超級大跳躍閱讀。

隨記:
P.215 一連串的虧損,每個操盤手都得面對的問題,而只有真正的贏家知道如何處理它,一旦你身陷其中,會感覺一切的不順利好像永無止境,大部份這時刻,你的判斷力和市場節奏感都會消失無蹤,這時唯一該做的事,暫時停止交易,先冷靜下來。
P.215 結束一連串虧損的最好辦法停損
P.216 你得先軋平所有部位,才能使惡劣的交易情況有所改善。你必須懂得停損!
P.217 等你對交易習慣和操作手法再度有認同感,就已經準備好重出江湖了。
P.217 重新進場時,先少量操作,並把重心放在穩定性上。千萬不要重新出發時馬上就想大撈一票。
P.237 接受虧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停損不啻承認自己已經犯錯了,但金融市場裡,犯錯是不可避免,必然會發生的事
P.491 我當時確定自己是對的,市場是錯的,但一如往常市場不買我的帳
P.495 馬丁由原本的基本分析(一種運用經濟數來預測股價的方法),完全轉換為技術分析(一種不研究經濟數據,而只重視價位與成交量的股價預測方法)。你的交易方法必須完全配合你自己的個性。
P.530 我在這些年的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改變是學會把自尊心和操作隔離後發生的,交易是一種心理遊戲,大部份的人認為他們是在和市場抗衡,但市場才不在乎他們!你真正對抗的是你自己。你一定要停止期待事情照你所想的樣子發生,以便證明你的想法是正確的。這種思考模式。你只應該傾聽市場現在告訴你什麼。忘記五分鐘前的想法,面對現在市場狀況吧!
P.536 移動平均線是我所有的技術指標中最有效的一種。→我也是。
P.537 永遠要在建立部位前知道你準備承受多少虧損。清楚的知道你的認錯點,並切實執行它。
P.537 在一連串獲利頗豐的操作過程後,降低你的操作部位。→這個我統計過在重大獲利後降低倍率能提升30%整年度利潤。

心得/感想:
比較令我驚訝的是書本內容都一樣,但第二次讀還是發現沒留神的好內容…這是種微妙的感覺,到底是記不住還是看書時的時空背景不同著眼點也不同!?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書名: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 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Poor Charlie’s Almanack: The Wit and Wisdom of Charles T. Munger
作者:查理.蒙格 Charles Thomas Munger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1年04月29日
ISBN:9789868685734
圖:


導讀:
這本書名太奇特了,書本很厚。看到這大蛙鏡我是有一點不想看,但看到他是巴菲特的合夥人…還是看一下,畢竟能跟大師當合夥人一定有過人的強項。

隨記:
P.71 大多數人只使用自己受過的專業訓練的某一個科學,試圖用一種方法來解決所有問題。套諺語:在手裡拿著鐵錘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P.37 準備、耐心、紀律和客觀是最基本的指導原則。蒙格的特質:不頻繁的賣股票。
P.75 蒙格通常先注意到該避免什麼,先弄清楚應該『別做什麼』,然後才考慮能做什麼。
P.75 接受複雜的現實。→別試圖用自己一個專業來套所有因子來推論結果。
P.76 雙軌思維:理性會怎麼行動,潛意識又會怎麼行動。→當恐懼來時潛意識會占據大腦。
P.77 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旁看不動手,直到出現的可預測性直線區,才出手。
P.78 IBM創辦人:湯瑪士 華生:我不是天才,我有幾點小聰明,只不過就留在這幾點裡面。
P.78 蒙格:能力圈:可投資、不能投資、太難理解(必須果斷放棄的機會)。
P.78 不去跟人搶淘沙金,而是尋找沒人注意到晾在平地上的大金礦。
P.80 購買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購買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P.81 在評估可買進後,還必須『正確的時間』買進
P.83 投資原則:檢查清單。→可避免遺漏和忙中有錯。
P.84 你的對錯,並不取決於別人同意或反對。唯一重要的是你分析和判斷是否正確。
P.85 承認自己的無知是智慧的開端
P.85 抗拒追求『虛偽的精確』和『錯誤的確定』。
P.85 複利是世界上第八大奇蹟,不到必要別去打斷他。→有錢人與沒錢人的根本差異,一個追的是複利報酬,一個追的是固定報酬。(大部分人為何都是沒錢的人?因為都是領固定薪水。)
P.86 不斷挑戰和主動修正最愛的觀念
P.86 正視現實,尤其是你不喜歡現實的時候
P.87 蒙格優異的績效並非來自一道神奇公式。他是用勢力圈作觀點,各種知識作出、交織網去看一家公司整體狀態。
P.113 基礎科學:數學、會計、硬科學/工程學、統計學、心理學。
P.128 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你注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P.132 聰明人在發現好機會就下重注,其他時間則按兵不動。
P.143 風險是存在的,沒有什麼順理成章和輕而易舉的事,但如果你能夠找到某個價格公道的優秀企業的股票,買進,然後坐下來,這方法非常非常有效。
P.162 人類發明了一種東西以彌補不擅常數字的缺陷-圖表。
P.165 嚴重的意識形態是扭曲人類認知的最大因素之一。
P.171 你要別人做理性的決定,不如給對方誘因。
P.176 光是機會是不夠的,還要看得懂的領域。
P.200 人腦需要理由才能理解事情。
P.246 太完美的產品,只要超出凡人能理解太多者,通常會失敗。
P.308 諾貝爾物理學得獎主普朗克也研究過經濟學,但他最後放棄;經濟學太難了,你想盡辦法得到的結果卻總是混亂而不確定的。→連這種天才都拿經濟學沒辦法,平凡的我就不該去想透悟經濟學,尤其想用公式計算。現在我反而比較重視混沌理論。看似混亂,但有時又似有節奏的重複出現。
P.321 如果你們確實能夠善於摧毀自己的錯誤觀念,那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
P.321 大致的正確好過精確的錯誤(Better roughly right than precisely wrong)
P.325 無論你有多聰明,總有一些更聰明的人,如果他們真的想騙你,你就會上當。因此要確定與你共事的聰明人是值得信賴的
P.456 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


心得/感想:
當看到第二章一半時,我發現這是天大的寶,充滿著操盤智慧的結晶。一想到後面還有4百頁內容,真讓人興奮不已。但當讀到第三章時,天呀!!後面是災難。後面都是查理的過往的講稿,但我很肯定他不是個好老師,他懂的太多,但無法表達出來。越看我越想睡,好在這本書編輯者理解力夠強,都把精華整編在第二章。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蘇黎士投機定律

書名:蘇黎士投機定律
作者:Max Gunther
閱讀價值:高
出版年月:2010年01月19日
ISBN:9789866320040
圖:


導讀:
會買這本書是因緣巧合,在颱風天跑去逛書店,看到一本郭泰寫的如何從台股賺一億,本書是他推薦的14本書中的其中一本,這時才回頭去找來看。郭泰是誰?抱歉我真的不知道,但他14本書單中我看過8本,幾乎都是操盤大作,所以我推斷另6本書都值得一看,就把沒買的全補齊了,連圖書館看過的股市之神-是川銀藏都一並買下收藏。

隨記:
P.9 不要整日想薪水,沒有人能靠薪水發財,倒是很多人,因此一貧如洗。
P.13 憂慮不是心理疾病,而是健康的徵兆。如果你不擔憂,那就是你冒的險不夠。
P.19 一個人應把一半的精力致力工作,另一半精力致力於投資或投機。
P.23 如果我得在憂慮和貧困中選擇,我將永遠選憂慮。
P.28 始終要下有意義的賭注
P.33 避免過份分散風險
P.34 分散風險投資最讓人尊重,但無法致富,因違反「下有意義的賭注」。因違反下有意義的賭注,資金分散損益抵銷,一次照顧10顆蛋,根本忙不過來。
P.37 三個好機會是最佳的數字,再多就會亂。(同一時間只操作三檔商品)
P.43 不要過度壓榨你的運氣。(通常指賭博的連續好運,別貪吃最後一口好運)
P.44 與一兩次決定及早抽身的錯誤相比,總有幾十次是對的。從長遠來說當你控制了你的貪婪,你會贏更多錢
P.44 永遠別試圖榨取最後一塊錢。→想賣在最高點。
P.48 懊悔沒能賣在高點,是投機客必須面對與忍受的地方
P.52 預先決定投機賺多少,目標達成後,立即獲利了結。(出場點要用獎勵品協助,大餐、禮物、出遊等)。
P.61 撲克牌梭哈遊戲是沉沒效應的代表,假如你想看下一張牌,你就得買它,這場遊戲需要不斷投入新錢,來保護原有的錢。
P.72 拒絕認錯本身就是最大錯誤
P.73 要習慣於接受小損失。
P.77 人類行為根本不能預測
P.79 依據紐約時報於1983年統計五分之三的高薪投資專家對未來預測都不準,這比擲硬幣還不準。
P.80 如果你是投機家,你必須擺脫聽信預測的習慣
P.81 預言家的祕密,預測25件總會猜中1件,然後只大肆宣揚這件說中的事
P.93 秩序好像不時出現,但它們總是短暫的,隨即回復雜亂。
P.102 當心歷史會重演的心理陷阱。→很迷人的秩序但幾乎每次都是不一樣的。
P.107 謹防圖表分析的幻覺。
P.110 人類頭腦是一個尋找秩序的器官,它對混亂會感到不舒服而且為了使它獲得滿足,它會從現實進入幻想。因此每當兩個事發生的時間相當接近時,我們會堅持它們之間存著因果關係,因為這能使我們感到相當舒適。
P.118 做足功課保持警戒,任何時候發生意外我就準備脫身
P.121 不要因為意氣或念舊(情感),而駐足於已經沒有希望的投資活動(尤其是自己待的公司)。
P.126 如果有更吸引人的機會橫在前面,要毫不連疑脫開原來的樊籠(汱弱換強)
P.134 一個好預感是你早已知道事情的組合,但你不知自己是如何知道而已
P.136 預感來時,你第一件要自問的事是,是否在你大腦中存在大量這類數據(經驗),而可以形成那種預感,雖然你不能準確地知道有關的數據是什麼,但是否有可能存在呢?
P.138 預感是個起點,但要經佐證再執行。
P.139 只要我存著「希望」會發生的事將發生期望時,我便持高度的懷疑態度
P.143 人不可能因祈禱而致富。
P.144 林肯:上帝一定特別愛窮人,因為他創造了那麼多窮人
P.157 預期最佳情況會發生就是樂觀,信心則是知道如何處理最壞狀況,決不要因為樂觀而採取投機活動。
P.158 業餘賭徒會被樂觀所迷惑。
P.158 職業賭徒沒有樂觀的天性,他有的是信心,信心是悲觀主義的適當應用
P.159 信心不是來自最佳的預期,而是來自了解自己將如何處理最壞的狀況
P.169 請藐視多數人的意見,因為他們可能是錯誤的
P.170 笛卡爾,拒絕相信任何事,除非經過自己的驗證
P.174 不要追逐風潮,沒有人進場的時候,往往就是買進時機。
P.178 笛卡爾:只遵從自己的『理由』去做,不管別人怎麼做怎麼說
P.180 你最大的壓力或最常感受到的就是你和大多數人的對賭。(孤獨感的恐懼)
P.182 你買股票是為了賺錢而非喜歡它
P.187 決不要向下承接式攤平法,挽救沒希望的投機
P.193 長期計劃引起的危險是,它讓你認為未來是可控制的,永遠不要為自己或讓他人為你制定長期計劃。
P.197 長期計劃是相信秩序所產生的幻覺
P.198 在投機世界中,要知道是怎麼應付變局
P.201 打賭明天的事已經很冒險了,打賭二十、三十年後的事,那是了不起的糊塗蛋
P.202 最少每三個月重新評估所有持股。

心得/感想:
我就喜歡這種書,2百頁。如果一個人真懂,他寫出的文章一定是簡短而意駭。除非是寫傳記,不然長篇大論的寫個7、8百頁,我都當作者是騙子看待,因為不懂所以處理例外地方就需特別多說明,然例外中又有例外,那就把書寫的很厚,結果只是在騙錢而已,根本沒料,說不定還是錯誤的知識,看了有害。這本書果然是好書,雖然我目前是計量操盤者,但未來想更上一層,這本書說的值得一再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