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5日 星期日

大鴻溝



前言:
噁心、噁心、噁心。

隨記:
P.9 愈來愈多富豪關注不公平問題,因為他們意識到,他們的財富有賴於經濟持續成長,而當絕大多數人所得停滯,經濟無法持續成長。→要馬跑不能不給馬吃草。這是頂層1%的事,我們一般人還是盡管努力賺錢為上吧。別把自己想得很有錢,其實還是要省吃儉用才能過好日子的水準而已。而窮人別以為比你有錢就叫有錢人,絕大多數只是一般水準。
P.11 估計到2016年時,頂層1%的財富會和其餘99%的總財富一樣多。→所以仇富一直是有爭議的,大多數看似有錢,其實根本是有錢人的零頭。
P.29 不公平會削弱總合需求和經濟表現。美國的不公平加劇把財富從金字塔底層移往頂層,因為頂層的人支出占所得比低於底層,整體經濟需求因此減弱
P.34 政府並未積極投資,而是替有錢人減稅,並增加富有企業的福利。政府並未以適當的法規穩定經濟與保護民眾,而是解除管制,導致經濟穩定,令許多人成為銀行業者的掠奪目標。→看新政府說一切皆可討論,本人不預設立場,說明了,本人根本沒本事,不知該做什麼也沒擔當。草包都可以做官,就別妄想經濟會變好。政府需要對國家投資,但投資並非對企業減稅和給銀行注資(近乎零的利率)。反而該給銀行課高營業稅,一來銀行有錢(每年EPS比科技業 還賺),二來他們跑不掉,這錢都是人民存款。再看看他們出國比賽世界杯,每都個都搞的灰頭土臉,可見國內他們占盡優勢,其中必定有蹊蹺(政府給這些財團極大優勢)。
P.41 當局以優惠得多的條件為銀行提供資金,而且利率條件遠低於於民間投資人,送給銀行一份厚禮。這麼做是將一般民眾可分享的財富轉給富有的銀行業者。如果政府向銀行收取它應付的費用,美國的公共債務將會降低,政府也有更多資金投資在教育、科技和基礎設施上,這種投資可帶給我們較強健的經濟和更多全民共享的繁榮。
P.70 「葛拉斯-史提格蘭法案」長期以來分隔商業銀行(主要業務為放款)和投資金銀(主要業務為安排債券和股票發行的業務),這法案在大蕭條時制定。→在1999年11月,美國國會廢除,接著不良債在2008年搞爆美國金融。
P.70 如果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沒分隔,某個投資銀行大力支持安排股票發行的公司如果陷入財務困難,那同集團的商業銀行就有壓力放款給這家公司,儘管這麼做很不明智。這種情況可能導致越陷越深的錯誤判斷。
P.110 問題不僅在於常業率很高,制度不公平是更重要的原因。
P.115 住在郊區的有錢人花在子女教育上的錢顯住的超過窮人,藉由教育將經濟優勢傳給下一代。→古代有富不過三代,但隨著教育的成熟,現代要富過三代實在太容易了。而窮人只靠國家提供的基礎教育,已近乎望塵莫及。基礎教育教的不是人才,而是奴材。別懷疑,基礎教育沒有專業知識的成分,而沒有專業知識的人,就只能做勞力工作,現在已進入機器人時代,只會更雪上加霜。
P.117 浮濫的貨幣卻推高美股和全球資產的價格。這個情況下,理應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變成資產價格泡沫。例如推高土地的價格。
P.117 在固定資產價格上升(房地產泡沫)衛生的非理性榮景中,實質資本的投資,也是經濟維持運作和成長所仰賴的廠房和設備投資,確實有萎縮的危險。這種過度重視土地的情況,可以解答稍早提到的難題:因為實質資本(相對於勞動力的供給)萎縮並未明顯增加,難怪資本報酬率沒下跌,平均薪資沒增加。資產價格泡沫可以持續很長的時間,雖然這種泡沫終將破滅,屆時資產價格將回落,但即使資產價格回落,它們仍然可能太高,而且新的資產價格泡沫可以輕易形成。→房產泡沫爆掉,但美國人還是買不起房子,這不是很奇怪嗎?因為還是很貴,超出薪資可負擔的價格,去因在於貨幣寬鬆政策。
P.121 偽資本主義:獲利私有、虧損由社會集體承受
P.125 有太多才幹出眾的年輕人因為被異常豐厚的薪酬吸引而加入金融,而他們本來可以從事更有生產力,讓經濟更加強健的領域。→這點我自己很清楚,寫程式是我的本業和強項,但跟玩金融投機相比,寫程式的工作很蠢,投報率相差十倍以上,這就是台薪資結構。大部份的成果被企業吃盡,轉成EPS分給股東,而員工拿的薪水跟工讀生並沒有什麼差別,不公平的程度實在非常嚴重。
P.125 現代經濟體需要「集體行動」,也就是需要政府投資在基礎設施、教育和科技上。→ 想想我們的網路頻寬和費用,真是傷心。網路跟馬路一樣,但費率卻高的嚇人。連我都還在用3G,手機費每月215元。這價格才算合理。理論上應該近乎免費,除了高速公路外應該沒有在收費的馬路吧!網路也該如此。而這就是基礎設施,結果基礎設施變成私人企業生財工具。馬路私有化?如果不能接受,為何能接受網路收費?固中道理真是邪惡呀!
P.147 很多分配問題主要不是在我們花多少錢,而是在我們把錢花在誰身上。→買房子可以抵稅?同樣的錢為何不能強化教育費用?資源有限,但國家法規才是問題的癥結,錢花錯地方。更詭異的地方是買保險可以節稅,這實在是太超過了。
P.148 財富高度集中在頂層的一個好處是只要稍微提高頂層的稅率,就能增加許多稅收
P.167 世上沒有「純粹的」資本主義體制。我們向來採取混合式經濟體制,我們教育、科技和基礎設施仰賴政府的投資。
P.183 嚴重不公平是資本主義的正常狀態
P.184 下滲式經濟學認為政府可以無為而治,如果有錢人愈有錢,並運用他們的才能和資源創造就業,所有人都將受惠。→結果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貨幣寬鬆就是例子,對銀行注資,結果經濟毫無起色,反而薪資停滯、物價上揚。如果覺得物價沒上升,代表你觀察力有問題,我每週都會買差不多量的菜,上次颱風後的菜價上升後,現在已永遠回不去了。小吃店的壓力越來越大,只是還沒發現而已,當油價跟上來,就會出現猛暴式通膨。
P.247 當前的全球稅制是無法管理,不公平和扭曲的,這個稅制是導致多數已開發國家愈來愈不公平的一個關鍵因素
P.253 許多底層的人變得非常仰賴政府,但他們之所以困在底層,往往與政府在某些方面失靈有關。政府未來提供他們富生產力的技能,以致於他們無法謀生;政府未能阻止銀行藉由掠奪式放款或離譜的信用卡作業剝削他們;政府未能阻止旨在賺錢的學校利用他們借助教育、力求上速的抱負。
P.256 我的書《不公平的代價》主旨是不公平會削弱我們的經濟、損害我們的民主,分裂我們的社會「大鴻溝」系列文章則細述不公平的各方面。→暗,買錯本了。浪費我的時間與金錢,這本書叫註解,也就是廢話而不是精要。
P.317 正義已變成一種商品,只有少數人負擔的起。華爾街高層利用高價聘用的律師,確保自己不必為2008年危機充分暴露惡行負責。
P.354 不公平與其說是經濟學的技術問題,不如說是政治實務問題。確保頂層承擔公平的稅負,終止投機客、企業和有錢人特權,這是既務實又公平的做法。
P.427 我們可以拯救銀行,但不救銀行經營者、股東和債券持有人
P.440 中產階級弱化,撐不起消費內需。→真正支撐國家的是中產階級而非頂級或窮人,而中產階級的弱化(薪資停滯)連帶的經濟就如死水。
P.458 我們必須反省經濟成長的根源。如果經濟成長的基礎不是房地產或金融投機,那就應該讓資本利得稅至少與一般所得稅率一樣。→這點我並不喜歡,我靠投機在賺錢,風險自負。問題是頂層1%的事,但牽連到我,實在不公平。就以股市來說富人稅很可笑,可笑的原因是真正有錢人早鑽法律漏洞變身假外資,而這新稅制竟成了富人護城和幫兇,變成一種成本優勢,變成一種新不平等。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鎖定1%富人開幹,99%的人立馬享惠,這才是民主,一人一票。而非現行的一元一票,黑金政治。
P.471 極度富裕的人並沒有利用他們的財富去承擔風險、促進創新。我們清楚看到,他們常見的做法是利用他們財富努力「尋租」,藉此取得好處。當一小群人擁有不成比例的巨大財富時,他們會利用自身勢力,尋求政府賦予他們特別待遇。

心得感想:
有錢人指的是前1%的人,而他們應該承受較高的稅率,而現行對這群頂層人所提供的減稅政策過多。所以別覺得自己有個房子、車子就是有錢人,只是中產階級。有錢人有的不叫房子叫土地,有錢人的代步工具不叫車子叫飛機,而擁有者大多藏身在(慈善)基金會下,所以直接對法人課重稅才有效,而非自然人(百姓)。
加重土地稅和營業稅才是稅改的關鍵,而薪資應該免稅因重複課稅(營業稅)。當然以上是不會成功的,1%的人早掌控國會了。理性來說,想辦法脫離上班族才是正途。不然永遠在那裡被剝皮、無止盡的剝皮拔羊毛。
本書很令人失望,作者把之前報紙發表的文章集結成冊,並自豪的說不加以刪減,結果就是在看一本剪貼本,東拼西湊的大雜燴。讀起來超噁心,散亂、重複、陳舊,各種五味雜陳充斥腦中。簡單一句話,是該讓頂級1%人負擔不公平的時候到了。因為不負擔就是一種損失,99%無力當認真又勤奮的德國人,而轉向當希臘人。最後損失最大的還是1%頂級的有錢人。這還是最佳狀態,最壞的就是引發暴動,把這1%的人全趕出國內,什麼也沒了。
本書在說美國問題,論說政府用錯方法救經濟,使用貨幣寬鬆,注資救銀行。問題這場災難始於銀行,結果作惡者銀行不但沒事,反而得到免利息的資金拿來放貸,變成無本生意,而這些利息錢全民買單,不可能無中生有。有效的方法是同樣的費用拿來投資基礎建設、科技和教育。最簡單的就是擴編圖書管經費!每次上圖書館總感覺像到資源回收中心,什麼爛書都找得到,值得閱讀的書,架上根本很難發現。圖書館是窮人翻身最後根據地了,但國家依然令嗇的不給資源,感覺就是要下層的人自生自滅。看看下圖,科學類的書,充斥陳舊,難道要這些窮人用二、三十年前的新知來引發創新?這跟放生沒什麼兩樣。對了,這還是台北市的圖書館,鄉下的圖書館,我已不敢想像了。

科技比較像中研院的事,但最近院長也不務正業,在玩股票,想想真夠諷刺的事。拿國家資源在為頂級富豪服務。至於基礎建設,看看桃園機場,每年不丟一次臉就好像對不起中華民國人民一樣,到底國家的錢花在那裡,怎麼下個雨也能搞成這樣。不公平已比比皆是。不公平引來的是犯罪,而不是會是和平。社會更加動盪,社會的不安全正從底層向上漫涎,最終頂層1%的人也會受到影響。如果頂層的人發現這場賽局的結果是兩敗俱傷,或許會考慮幫員工加薪和多繳點稅金,而非現在的各種吃乾抹淨。而政府請看清楚再開槍,該打的是那1%的富人,我只是中產階級,打死我這類小康之人,只會引發更大的動盪,因為國家的穩定靠的是中產階級,富人條款,放屁!那個是中產階級條款。什麼是富人,請依蔡、辜、吳三姓家人作範本吧!那才叫富人。
.
..
...
....
.....
疑!總統也姓蔡,真巧!!





書籍資料:
書名:大鴻溝:從貿易協定到伊波拉病毒,撕裂的階級擴大衝擊全球社會公平
原名:The Great Divide: Unequal Societies and What We Can Do about Them
作者:史迪格里茲
原文作者:Joseph E. Stiglitz
譯者:許瑞宋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6/05/27
閱讀價值:低,未經系統化整理的散文集,重複、凌散、浪費我時間與金錢
目錄:
前言
序曲:大鴻溝
小布希製造的經濟災難
資本主義傻瓜
誰殺了美國經濟?
如何走出金融危機

第一部 觀念
一%所有、一%所治、一%所享
頂層一%的問題
低成長和不公平是政治抉擇
不公平成為全球問題
不公平是一種選擇
二十一世紀的民主體制
偽資本主義

第二部 自省
金恩博士的影響
美國的黃金時代神話

第三部 不公平的面向
機會公平,我們的國族神話
學貸與美國夢
部分人的正義
解決房市危機的唯一辦法
美國兒童的不公平
伊波拉病毒與醫療不公平

第四部 美國不公平加劇的原因
有錢人享有的社會主義
與九九%作對的稅制
全球化的稅制不公平
羅姆尼的邏輯謬誤

第五部 後果
底特律破產的錯誤教訓
我們誰也不信

第六部 對策
政策如何促成經濟大鴻溝
為什麼聯準會該由葉倫領導?
荒唐的美國糧食政策
站在全球化錯誤的一邊
自由貿易這場戲
智慧財產權如何加重不公平
印度明智的專利決策
消除極端不公平
危機之後的危機
不公平並非無可避免

第七部 以其他國家為鑑
模里西斯奇跡
新加坡對不公平美國的啟示
日本要小心
日本帶來的模範故事
中國的路線圖
中國的市場轉型改革
毒品之都如何蛻變為創意城市
澳洲對美式經濟發展的錯覺
蘇格蘭的獨立經濟學
蕭條的西班牙

第八部 重振美國就業
如何重振美國就業
不公平正阻礙經濟復甦
就業經
豐盛時代的匱乏
成長請左轉
創新之謎

後記
頂層一%可以促進創新的謬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